某校初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自制的酸碱指示剂对NaCl、NaOH、HCl等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测定,结果记录如下 植物的汁液在HCl溶液中在NaCl溶液中在NaO

某校初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自制的酸碱指示剂对NaCl、NaOH、HCl等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测定,结果记录如下 植物的汁液在HCl溶液中在NaCl溶液中在NaO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校初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自制的酸碱指示剂对NaCl、NaOH、HCl等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测定,结果记录如下
答案
解析
植物的汁液在HCl溶液中在NaCl溶液中在NaOH溶液中
牵牛花瓣红色紫色蓝色
胡萝卜橙色橙色橙色
月季花瓣浅红色红色黄色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里,
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
溶液呈紫色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不
是_________.
2、向盛有少量氯化钠溶液的试管,滴
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
溶液呈紫色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不
是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呈蓝色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只能
是________.
(1)胡萝卜汁液与酸碱溶液均不变色,故不能做指示剂,牵牛花汁液与酸碱变色最明显,故最好.
(2)因为NaOH溶液中存在着Na+、OH-、H2O等三种粒子,故分别猜想是这三种离子使其变色,然后分别取用含有其中一种离子的溶液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判断.
答案:(1)胡萝卜,牵牛花
(2)Na+、OH-
举一反三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 水分子
2. 钠离子
3.向盛有少量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液汁,振荡 氢氧根离子
下列各种叙述都是错误的,请你举一反例证明它是错误的:
题型:齐齐哈尔一模难度:| 查看答案
错误的叙述实例
例: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一定是同种物质CO 和CO2都是由碳、氧元素组成,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盐的水溶液都显中性______
单质与化合物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______
同一物质中相同元素的化合价必定相同______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______
位于清远市连州境内的“连州地下河”是闻名遐迩的旅游景点.
(1)有一位游客在洞内将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中的水倒掉,然后盖紧瓶盖,很高兴地说:“我可以用这瓶气体很准确地测定洞内空气成分及含量.”你已经知道,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常常含有较多的水蒸汽.要收集到洞内真实的空气,你对游客有什么好的建议:______.
(2)洞内不但可以欣赏如诗如画美景,还可以河上泛舟.请你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方法探究洞内河水是否为硬水:______.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洞内河水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以下是对由煮沸洞内河水产生的水垢所作的探究的一部分,请完成相关问题.
[探究课题]探究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天然水中一般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加热时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从而形成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碱等的混合物).下面是有可能成为水垢成分的一些物质的溶解性情况:
题型:清远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黄冈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茂名难度:| 查看答案
物质Ca(HCO32Mg(HCO32Mg(OH)2Ca(OH)2CaCO3MgCO3
溶解性可溶可溶不溶微溶不溶微溶
物质A  B  C  D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
A+B→BaSO4↓+C,B+CuSO4→BaSO4↓+D根据以上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B、D的化学式可能为:B______、D______;
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B+CuSO4______.
(2)若A物质是(填化学式)______,则A+B: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
李红在查阅资料是发现CO2+C
 高温 
.
 
2CO,于是她对过量木炭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最终产生的气体是什么产生兴趣,决定进行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提出问题]过量木炭和氧化铁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呢?
[猜想和假设]猜想①:可能是CO2;猜想②:可能是CO;猜想③:______.
[实验方案与现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猜想①正确.
[反思与评价]小雨不同意李红的观点,理由是______.于是小雨进行如下的实验以验证猜想:
①称取3.2g的氧化铁与2g木炭均匀混合,放进18.48g的试管中,加热.
②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称得试管和固体的总质量为22.24g
③往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然后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到1.52g黑色粉末.
[数据处理]:参加反应的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氧元素质量为______.
[得到结论]: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得到原猜想③成立,理由是______.
(1)按照一定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现有三组物质:①铜、水银、金属钠、冰  ②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碳、氧化镁、一氧化碳  ③食醋、白酒、加碘食盐、氯酸钾.每组中均有一种物质所属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这三种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2)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象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
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猜想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
【收集证据】
查阅有关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进行实验】
针对上面的猜想①至猜想④,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依次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请你将他们设计的可行的实验探究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题型:双流县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猜想可行的实验方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猜想①将一小块果肉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②______果肉表面变色 
猜想③将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④______温度高的先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