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铜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铜 与稀硫酸在常温或短时间加热的条件均不反应.那么,铜与浓硫酸能否发生反应?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铜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铜 与稀硫酸在常温或短时间加热的条件均不反应.那么,铜与浓硫酸能否发生反应?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题型:黔东南州难度:来源: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铜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铜 与稀硫酸在常温或短时间加热的条件均不反应.那么,铜与浓硫酸能否发生反应?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魔方格

[猜想与假设]:①在常温下能反应;②常温下不能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③在加热条件下不能反应.
[实验与事实]:操作①将一小块铜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浓硫酸,无明显现象;操作②加热该试管,铜片上有气泡产生,经检验产生有毒的刺激性气味气体;操作③立即停止加热;将试管中的残液慢慢倒入水中,溶液呈蓝色.
[结论与解释]
(1)由以上探究可知:猜想______(填编号)是正确;
(2)经检验产生的气体是SO2,铜跟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产物只是SO2和CuSO4
[反思与平价]:(3)操作③中,从安全角度考虑(填“能”或“不能”)______将水倒入剩余液体中.
(4)在“结论与解释”(2)中对产物是SO2和CuSO4的判断是否正确______,其理由是______.
[拓展与应用]根据以上探究和已掌握的知识,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个制取硫酸铜的实验方案:①Cu
H2SO4(浓)△


CuSO4
②Cu 
O2


CuO
H2SO4(浓)


CuSO4
(5)请你从安全、节约、环保方面进行评价,较好的方案是______(填序号),其理由是______.
答案
(1)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可以证明铜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时候能反应,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硫和硫酸铜,所以猜想②正确;
(3)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造成液滴飞溅,所以不能将水倒入剩余液体中;
(4)因为反应物中有氢,硫、氧、铜四种元素,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的原则,生成物中应该有氢元素,所以生成物质中除二氧化硫和硫酸铜外还有含有氢元素的物质存在;
(5)比较这两个方案,从经济,环保,安全的角度考虑,依据浓硫酸使用时要注意安全,二氧化硫有毒等进行分析;利用废铜屑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取CuSO4,浓硫酸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使用不安全,有一部分硫元素转化成二氧化硫,污染空气,且造成原料的浪费,CuO与稀硫酸反应直接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方案②比①要好的多;
故答案为:(1)②;
(3)不能;
(4)不正确;反应物中有氢元素,但二氧化硫和硫酸铜中都不含氢元素;
(5)②;比较安全;硫酸的利用率比①高;没有污染空气的SO2生成.
举一反三
某包装盒里有一包白色物质,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字样.几天后,某同学发现固体粉化了.
(1)生石灰做干燥剂的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______;
(2)为了探究这包固体粉化后能不能继续作干燥剂,他作了如下探究:
步骤:取适量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外壁.
现象:感觉不到明显的热量变化.
结论:______.
(3)为了探究这包固体粉化后的粉末里含有的物质,该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取适量粉末加蒸馏水溶解,再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现象:溶液变为红色.
结论:______.
(4)该同学认为这包粉末里除含有(3)中探究到的物质外,还可能含有其它物质.
提出问题:可能含有______.请写出证明该物质可能存在的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
题型:黔东南州难度:| 查看答案
今年,我国部分地区普降大雪,给人们出行带来诸多不便,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损失十分严重.在道路除雪过程中,融雪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已知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由NaCl、NaNO3、MgCl2、、CuSO4中的两种物质组成.小明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魔方格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推断:
(1)该融雪剂一定没有的成分是______.
(2)该融雪剂中的组成可能为:(Ⅰ)______;
(Ⅱ)______.
(3)写出融雪剂溶于水后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芳同学从超市购买了一瓶维生素C泡腾片.如图是维生素C泡腾片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小芳同学根据使用说明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一杯水中,发现维生素C泡腾片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片刻后变成为一杯鲜甜的橙味饮品.小芳同学感到很好奇,产生的气泡是什么呢?
请参与小芳同学的探究:
题型:镇江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柳州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柳州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我的猜想我的实验方案

气泡的成分是______

理由是______.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我的结论
____________
______
某些化学实验操作中如果不按“先”与“后”的顺序操作,常常会造成事故.例如,凡是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都必须先检验其纯度,后点燃.请你另举两个例子.
(1)______;
(2)______.
纯碱(Na2CO3)产品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厂生产的纯碱包装袋上标有“Na2CO3含量≧95%”字样.为判断该产品中Na2CO3的含量是否达到要求,称取5.0g样品进行检验,可供选取的装置如下图.其中,丙装置中装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丁装置中装浓硫酸,戊装置中装水.(提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挥发,不与二氧化碳反应,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1)写出上图仪器A的一种常见用途______
(2)你选择的实验装置从左到右组装排列为(填编号)______.请说出你选择或排列装置的一点理由______.
(3)假设每步都反应完全,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吸收,不考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影响.要较准确地计算“Na2CO3含量≧95%”是否真实,该实验除称取样品质量外,还要用天平称量得到的实验数据是______
(4)若乙装置中加入浓盐酸(有挥发性),对测量结果有影响.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______
(5)若实验装置连接正确,实验过程中看到丙装置出现的气泡比丁少得多,一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魔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