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化学课外小组在探究性实验中,将金属钠(Na)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反应剧烈,生成了氢氧化钠和一种气体.(1)请你推测一下这种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为什么?并

有一次化学课外小组在探究性实验中,将金属钠(Na)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反应剧烈,生成了氢氧化钠和一种气体.(1)请你推测一下这种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为什么?并

题型:普宁市二模难度:来源:
有一次化学课外小组在探究性实验中,将金属钠(Na)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反应剧烈,生成了氢氧化钠和一种气体.
(1)请你推测一下这种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为什么?并设计实验进行检验.
答案
可能是什么气体理 由设计实验论证
(1)将金属钠(Na)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反应剧烈,生成了氢氧化钠和一种气体,反应前为钠元素、氧元素、氢元素,所以猜想是氢气;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答案为:
举一反三
 可能是什么气体 理 由 设计实验论证
氢气反应前为钠元素、氧元素、氢元素 用燃着的木条放入瓶口;该气体燃烧,并且发出淡蓝色火焰; 该气体为氢气
夏天到了,衣服上常会留下难以清洗的汗渍、果汁渍等.现在市场上出售一种“污渍爆炸盐”,宣称“含天然活性氧,能在瞬间去除洗衣粉难以除去的多种顽固污渍”.
小强同学对这种“污渍爆炸盐”的化学成分非常感兴趣,对其化学成分进行探究.主要探究过程如下:
(1)提出问题
“污渍爆炸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2)查阅相关资料
资料主要信息如下:
过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白色结晶颗粒.过碳酸钠溶于水时,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广泛应用的主要洗涤助剂之一.
(3)猜想
“污渍爆炸盐”的主要化学成分可能是过碳酸钠.
(4)设计与实验
小强同学设计的主要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魔方格

请你运用初中所学知识,帮助小强同学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题型:北京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新疆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宁波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序号主要操作步骤主要实验现象操作目的
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MnO2(黑色固体);在分液漏斗a中加入新配制的“污渍爆炸盐”的饱和水溶液;在分液漏斗b中加入______.
打开分液漏斗a的活塞,放出适量溶液后,关闭活塞.生成大量无色气体.
然后______.______.验证生成气体的成分.
第②步操作得到的结论:______.
待②步反应停止后,打开分液漏斗b的活塞,放出适量溶液后,关闭活塞.生成大量无色气体.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______.______.验证生成气体的成分.
第③步操作得到的结论:______.
在高温下赤热的焦炭能与水蒸气反应,对其反应后的生成物化学小组的同学提出了可能生成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猜想,为了验证这种猜想设计了如下装置.

魔方格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瓶中溶液变浑浊说明______;B瓶中溶液不浑浊说明______.
(2)当C中玻璃管中出现红色后,D中u型管中物质变蓝是因为白色无水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硫酸铜晶体,但这一现象不能说明生成物中有氢气,原因是______
(3)E瓶中溶液变浑浊说明______.
(4)尾气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朽染,改进的方法是______.
如图是某广口瓶的标签,已经部分被污损和腐蚀.小明想探究其成分,他取2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少量广口瓶中的固体,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无味气泡产生;另一试管中加少量CaCl2溶液,未产生白色沉淀.则该固体(信息提示:Ca(HCO32为易溶物)(  )
A.一定是Na2CO3
B.可能是NaHCO3
C.可能是Na2CO3,也可能是NaHCO3
D.可能主要是Na2CO3,还有少量NaHCO3
魔方格
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在对氯化铝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时,进行如下实验:在3mL氯化铝溶液于试管中,滴加5滴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将此浑浊液均分二等份.甲同学向一份中加入数滴稀盐酸,浑浊液变为澄清溶液;乙同学向另一份浑浊液中加入10滴氢氧化钠溶液,浑浊液也变得澄清.试回答:
(1)该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
(2)甲同学所做实验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根据甲、乙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小丽在刚买的饼干盒中发现一包干燥剂,她想了解这包干燥剂的成分.于是她将干燥剂带到实验室,在老师指导下将少量干燥剂倒人烧杯中,加入10毫升水,充分搅拌,放出热量,得到浑浊液体.过滤后,她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酚酞,溶液变红,再滴人适量稀盐酸,红色消失,但元气体生成.她另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吹气,一会儿便出现浑浊.小丽推测这包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用化学式表示).写出上述变化中属于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