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废电池、满江红(一种水生蕨类植物)对水质的影响,某校自然科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在5只鱼缸上分别贴标签A、B、C、D、E;各放入3500ml未

为了研究废电池、满江红(一种水生蕨类植物)对水质的影响,某校自然科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在5只鱼缸上分别贴标签A、B、C、D、E;各放入3500ml未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为了研究废电池、满江红(一种水生蕨类植物)对水质的影响,某校自然科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在5只鱼缸上分别贴标签A、B、C、D、E;各放入3500ml未污染的池塘水;在A、B、C、D4只鱼缸中分别放1节不同型号的电池(每节打洞,以便有毒物质释放),E缸作为对照,不放废电池;再向各缸分别放入1条健康、大小和体重相近的同种金鱼;定时喂养,观察并记录情况.
结果见下表.
答案
解析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楚雄州难度:| 查看答案
  B
所放废电池的型号  1号2号5号7号对照
金鱼成活时间(天)  1 7 15 18至今
  A B D
所放废电池的型号  1号  1号  1号 1号  1号
 满江红数量(g)0  40 80 120 160 
 溶氧量2.252.94 3.65 4.12 5.06 
铅(mg/L) 0.1350.134 0.106 0.084 0.029 
金鱼成活时间(天)  813  17至今 
答:(1)实验一表明废电池对金鱼有毒害作用,废电池对金鱼的毒害程度与废电池的型号有关.
实验二表明满江红对废电池污染的水质有净化作用,满江红净化水质的能力与其数量有关.
(2)满江红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提高水中的溶解氧从而起净化水质的作用;
通过降低被电池污染水质中的铅、锰、汞、铜等重金属含量,减轻毒性起净化水质的作用.
(3)①废电池毒性对生物的危害极大,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应向全社会宣传,树立环保意识;
②制止废电池乱扔造成环境污染,应对废电池进行集中收集和无公害化处理;
③满江红对污染的水质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可以在由废电池或重金属污染的水体中适当种养满江红.
(1)把一只500毫升的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不一会儿,蜡烛熄灭了.小明想,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是否与烧杯容积的大小有关呢?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
(2)如果换用1000毫升或1500毫升的烧杯,蜡烛燃烧的时间是否会是上述时间的2倍或3倍?蜡烛燃烧的时间是否与烧杯的容积成正比?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
(3)小芳用如A、B图的方法验证相同长度的蜡烛燃烧的时间,结果______图蜡烛先熄灭,原因是______.
(4)小亮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______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魔方格
如图是实验室里一瓶标签破损的白色粉末状固体.小明同学取出少量该固体放入一洁净试管中,加水振荡后固体溶解,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继续加入少一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固体可能是(  )
A.Na2SO4B.NaClC.NaHCO3D.NaOH
魔方格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一包Ca(OH)2的白色粉末是否完全变质.
(猜想与假设)该包Ca(OH)2白色粉未完全变质.
(收集证据)Ca(OH)2在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探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步骤现象实验结论
(1)取少量固体于一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澄清后再滴加2滴酚酞.酚酞变红色说明粉末中______(填“有”或“没有”) Ca(OH)2
(2)另取固体,向其中加入.固体表面有气泡生成证明有CaCO3
某同学作了一次探究性实验,以下给出了实验报告的一部分,请仔细阅读后,补充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______
实验用品:火柴、一张干燥的白纸、一个光洁干燥的玻璃杯、澄清的石灰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操作现象结论
将白纸撕成若干小条,取部分纸条,
①______
②______纸中含有有氢元素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______
木炭、活性炭都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吸附性,可以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的色素,也可吸附有异味的物质.吸附性属于物质的______性质(填“物理”或“化学”);九(9)同学进行如图分组实验,在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中加入干燥的活性炭或木炭,发现瓶内气体颜色变淡或消失,打开弹簧夹,你将看到的现象是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实验过程中玉婷同学发现不同小组集气瓶中气体褪色程度不同,于是她想设计实验探究“影响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因素”,请你参与探究活动.完成探究报告.
【提出问题】吸附效果可能与______有关.
【设计实验】分别在相同体积的两瓶NO2气体中,各加入相同颗粒大小、相同质量的木炭和活性炭,比较相同时间内气体褪色的程度.
如果你能再提出一种假设并设计出实验方案,你将得到4分奖励(满分不超过100分)
【你的猜想】______;
【设计实验】______.魔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