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今省徭薄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则其富有矣。”——《贞观政要 论务农》材料二:(忽必烈劝课农桑)行之五六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今省徭薄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则其富有矣。” ——《贞观政要 论务农》 材料二:(忽必烈劝课农桑)行之五六年,民间垦辟种艺之业,增前数倍。 ——《农桑辑要·序》 材料三:市舶之职,盛于宋实始于唐。 ——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是什么?它为当时哪一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础?(4分) (2)材料二中“忽必烈劝课农桑”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宋代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南宋时哪一城市成为全国第一大港?(4分) (4)根据上述材料,请你概括促进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什么?(1分) |
答案
(1)改革赋役制度或轻徭薄赋(2分);贞观之治(2分)。 (2)把许多牧场恢复为农田(1分);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司农司”(1分);编写《农桑辑要》,刊行四方(1分)。 (3)市舶机构(2分);泉州(2分)。 (4)统治者采取有效的经济政策(1分)。 |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统治者的经济政策。材料一中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是改革赋役制度或轻徭薄赋,它为当时贞观之治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础。材料二中“忽必烈劝课农桑”采取的具体措施有把许多牧场恢复为农田;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司农司”;编写《农桑辑要》,刊行四方。宋代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市舶机构。南宋时泉州成为全国第一大港。促进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统治者采取有效的经济政策。 |
举一反三
“臣为君之境”,体现了君主虚怀纳谏的胸襟,唐太宗时,进谏二百多次,成为君主这面“镜子”的大臣是: |
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中,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引发了时人和后人更多的关注和争议。下列这些评论中,最准确的是A.严刑酷法,实行残暴统治 | B.颇有作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 C.奢侈腐化,心狠手毒 | D.选贤任能,政治清明,创“开元盛世” |
|
阅读下列两幅图片
请回答: (1)图1是九世纪日本人的书法作品,它反映了日本文化受哪国文化的影响?(3分) (2)七世纪时,日本受该国影响,进行了什么改革?改革的内容是什么?它对日本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9分) (3)图2的符号是什么?它是由什么人发明的?后来被什么人传到欧洲?(6分) (4)这两幅图片反映了古代文明传播的什么方式?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主要传播方式(6分)? (5)“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谈谈在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的态度?(4分) |
唐太宗统治时期,唐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错误: 订正: |
(10分)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以上摘自 《贞观政要》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1分)理由何在?(3分)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2分) 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2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