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明初,由于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明初,由于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初,由于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摘自王介南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英国想当世界霸主,做的是海洋文章。……在其海洋称霸的3个世纪中,英国获得了遍及全球的海外殖民地,面积比它本土大150倍。这大大扩充了海外贸易,由此也刺激了英国本土的经济发展……引导了英国先于欧洲任何国家的工业革命。……大英帝国崛起了,英国骄傲地称自己是“日不落帝国”。
----摘编自张炜《大国之道·船舰与海权》
材料三 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
----摘自2014年3月28日***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发表的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郑和下西洋具有哪些特点?(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促使英国的重要因素。(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下西洋与近代英国海上活动的性质有何不同。(2分)
答案
(1)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航程远,到达国家和地区多(范围广)(每点1分,共2分)
(2)夺取广大殖民地,开展海外贸易;(1分)进行工业革命。(1分)
(3)郑和下西洋是和平的友好交往;(1分)英国近代的海上活动是殖民侵略和称霸。(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的回答要结合材料,学生可以从材料中获得很多信息。材料中涉及到时间、规模、航程、国家等,结合所学可以总结出郑和下西洋的特点,如时间长达28年,先后七次远航,规模大,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往的范围很广等。
(2)此类问题的回答还是要立足于材料,学生需要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分析。英国进行海上活动的原因是为了夺取广大殖民地,开展海外贸易,在工业革命开始之后,英国更加迫切的需要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也就更加积极的进行海上活动,获得了大量的殖民地。
(3)本题的回答可以从目的上去分析性质。结合所学,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同亚非国家的交流,故其性质是和平的友好交往;而英国近代的海上活动是为了获得本国发展的资金原料,故其性质是殖民侵略和称霸。
举一反三
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航海壮举,各地纷纷开展了相关的纪念活动。下图是公元纪年年代尺,郑和七次下西洋应在哪一时段 (    ) 
┏━━┳━━━┳━━━┳━━━┳━━━┳━━┓
┃   ┃  A  ┃  B  ┃   C ┃  D  ┃   ┃
┗━━┻━━━┻━━━┻━━━┻━━━┻━━┛
13世纪  14世纪  15世纪  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海上远航,延伸了人类的足迹,拓展了人类的视野,促进了人类的发展。郑和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航海家,他的足迹最远到达 (    )     
A.菲律宾群岛B.波斯湾沿岸
C.印度半岛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为戚继光所作的诗句,其中,“但愿海波平”的意思是(   )
A.大海风平浪静B.希望渔船、商船能平安地行驶在大海上
C.希望能扫除中国沿海一带倭寇的危害D.希望加强海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看图回答问题:(7分) 

⑴图一、图二中的两人都可以获得什么赞誉?(1分)请分别为两图写出简短的解说词。(2分)
⑵雅克萨之战的作战双方是哪两国军队?(2分)结果如何?(1分)  
⑶通过上述人物事迹或历史事件,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此诗出自谁?( )
A.岳飞B.戚继光 C.郑成功D.郑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