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去往国家人物内容结果天竺玄奘西行取经游历16年带回许多佛经,著有 ①日本 ② 六次东渡对日本文化影响很大材料二:“郑和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去往国家
| 人物
| 内容
| 结果
| 天竺
| 玄奘
| 西行取经
| 游历16年带回许多佛经,著有 ①
| 日本
| ②
| 六次东渡
| 对日本文化影响很大
| 材料二:“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梁启超 材料三:《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 、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 材料四:经济特区的设立,是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步骤。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实验场,经济特区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完成表格中①②两个空白处。(2分)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我国古代对外政策的变化;这一变化给近代中国带来什么危害?(2分) (3)材料三中“五口通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影响是什么?(1分) (4)材料四中“对外开放”这一决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1分)我国首批经济特区有哪些?(列举2例即可,答对1例不给分)(1分) (5)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 (1分) |
答案
(1)①《大唐西域记》(1分);②鉴真(1分) (2)我国古代对外政策的变化是:有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1分);导致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军事力量贫弱,政体落后腐败,最终被资本主义列强入侵(1分)。 (3)严重打击了我国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使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为国家经济做出一定贡献;使东南沿海经济与世界接轨,为以后经济的繁荣打下基础。(1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我国首批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列举2例即可,答对1例不给分)(1分) (5)闭关锁国只会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要让国家富强,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1分) |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的相关内容。从材料中的关键词天竺、玄奘、西行取经这些词语 可得出①是《大唐西域记》。从材料中的关键词日本、六次东渡、对日本文化影响很大这些词语可以得出 ② 是鉴真。 (2)从材料二可以得出郑和之后的古代中国开始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而这一政策的实行,使清政府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是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3)第三题考查的是《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被迫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这就使得清政府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但是从长远看,客观上使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为国家经济做出一定的贡献;使东南沿海经济与世界接轨,为以后经济的繁荣打下基础。 (4)第四题考查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有关基础知识。召开于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首批经济特区。 (5)第五题考查的是学生对闭关锁国和改革开放对中国影响的把握情况。通过比较闭关锁国和对外开放对中国的不同影响,可以得出结论是闭关锁国只会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要让国家富强,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
举一反三
就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与右图事件反映的信息相符的是
A.中国的国门已经被迫打开 | B.中国已经完全沦为西方的殖民地 |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 D.签订了赔款最多的条约 |
|
一位外国人手中有四部反映清朝晚期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他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① 《鸦片战争》 ② 《末代皇帝》 ③ 《火烧圆明园》 ④ 《甲午风云》 |
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B.日本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 C.《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D.《辛丑条约》规定日本人可以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
|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 图二:《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 ——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始末》 材料二:恩格斯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曾说:“英国政府的海盗政策已引起了一切中国人反对一切外国人的普遍起义,并使这一起义带有绝灭战的性质……虽然你可以说,这个战争带有这个民族的一切傲慢的偏见、蠢笨的行动、饱学的愚昧和迂腐的蛮气,可是它终究是人民战争。而对于起义民族在人民战争中所采取的手段,不应当根据公认的正规作战方法或者任何别的抽象标准来衡量,而应当根据这个起义民族所已达到的文明程度来衡量。” 材料三: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请回答:(1)图一中“沉迷的帝国”和“堕落的帝国”分别指哪个国家?导致该帝国沉迷的根源是什么(或该帝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3分)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你如何理解?材料三认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什么?为了完成这一使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曾怎样探索?(举1例说明)(3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实现这一使命的基本前提是什么?(2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