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眼。”①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阅读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眼。”①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眼。”
①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材料中的“远征”指什么事件?
②“红军远征”的原因是什么?
③诗词中“漏”了一个重大事件,根据你的知识,应该是哪个大事?
④后四句诗反映了这一历史事件发展过程中哪些重大军事行动?
⑤这一事件中,红军战士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
①***,长征。(2分)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分)③遵义会议。(2分)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3分)⑤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乐观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等等。(2分)
解析

试题分析:①这首诗的作者是***,材料中的“远征”指长征。
②“红军远征”的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③诗词中“漏”了一个重大事件,应该是遵义会议;
④后四句诗反映了长征过程中的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
⑤长征中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乐观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点评:关于长征,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包括:开始的时间是1934年10月;1935年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胜利结束的标志是1936年10月,红一、红二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长征胜利的意义:保存了红军的主力,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举一反三
长征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史诗,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工农红军长征展开“主题学习活动”。
(1)下列四幅图片记录了长征的经过。请任选一副图,用一句话对它进行介绍。(1分)

(2)根据上题,分析红军长征过程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2分)
(3)红军长征途经了许多地点,除上图的几个地方外,还在一个地方召开了长征途中最重要的一次会议。请问:会议的名称是什么?(1分)它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3分)
(4)请联系自己,谈谈怎样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确立了***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的会议是(    )
A.1921年中共“一大”B.1922年中共“二大”
C.1935年遵义会议D.1945年中共“七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解释(10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中央红军为什么要长征?(2分)
(2)根据材料指出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险阻。(6分)
(3)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在哪里?(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是(    )
①挽救了党
②挽救了红军
③挽救了中国革命
④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长征途中,我党召开了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会议地点在(    )
A.瑞金B.遵义C.会宁 D.吴起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