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政论片《复兴之路》,为我们展现了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苦的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阅读下列解说词,回答问题材料一:新生的共

中央电视台政论片《复兴之路》,为我们展现了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苦的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阅读下列解说词,回答问题材料一:新生的共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中央电视台政论片《复兴之路》,为我们展现了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苦的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阅读下列解说词,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生的共和国仅用了半年时间就使全国物价基本稳定,……农村则继续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先后共使3亿多农民无偿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
材料二: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变革,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场社会变革……由此开始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了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材料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1)材料一中“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依据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哪一文件进行的?(1分)对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1分)
(2)材料二中“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三个方面?(3分)为什么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场社会变革”? (1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做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1分)中国农民是怎样“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1分)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共中央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政策的相同之处?(1分)
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分)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获得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1分)
(2)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3分)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1分)
(3)改革开放。(1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4)都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是成功的。(言之有理,答出基本意思即可)(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的准确识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3亿多农民、约7亿亩土地”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指的是开始于1950年的土地改革,依据的是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获得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2)问,主要考查三大改造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从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以改造,到1956年底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主要形式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围绕材料的主旨分析归纳,无论是土地改革、三大改造还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我国政府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进行经济建设的表现,这些改革都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是成功的。
举一反三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五亩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建国后,农民实现这个“梦想”是通过
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大跃进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关于农村生产关系调整或变革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社长对大家说:“我是共产党员,社里再有困难,也要领导大家把社办下去,绝不向困难低头!”社员齐心协力,苦干两年,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穷大社变了样,鸡毛也能绕天飞。”
材料三:公社建立的目的是企图更快地向全民所有制、向共产主义过渡。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许多地方的社员在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树木等,都为公社所有。
材料四:这种制度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展。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⑴根据材料一分析,建国初期,为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⑵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社”分别指的是什么组织?分别对农村造成了什么影响?(8分)
⑶材料四中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3分)
⑷从这几次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或变革中,你得到什么样的启示(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土地改革法》受到农民的欢迎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2分)
材料二  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连环画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故事。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3分)
材料三  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的早稻、花生高产“卫星”反映了当时我国农业生产出现哪一问题?(1分)
材料四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交售粮食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30000斤
一一摘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4)1976年小岗村人均口粮仅230斤,这与当时我国农村实行的哪一体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小岗村粮食产量比1976年大幅度提高的最主要原因。(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到1952年底,全国近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生产力得到解放,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发展。
材料二 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畜被屠宰。
材料三 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请回答:
(1)三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史上哪些重大事件?(6分)
(2)三则材料中,对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有哪些?(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
A.进行了土地改革B.粉碎了“四人帮”
C.实行了改革开放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