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同时又将新陈代谢的产物(氧、二氧化碳、水等)排放到环境中去,因此,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无机环境也有影响.例如,森林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进而影响降雨量;柳杉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从而净化空气;鼠对农作物、森林和草原都有破坏作用;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的通气和吸水能力,它以腐烂的植物和泥土为食,排出物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中溶解氧急剧减少,导致水质恶化;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远远超过了地球上任何一种生物,导致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本题中考查生物影响环境.也就是要反映因为生物怎么样所以环境改变了,要有这样的因果关系.“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是大树的存在使环境温度降低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的也是生物带给环境得改变.
举一反三
实验探究(6分)
以下是某班同学设计的“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实验方案:

实验装置:
在实验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下表是全班八个小组的实验结果:
组数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明亮处(只)
2
3
3
1
3
2
1
2
阴暗处(只)
8
7
7
9
7
8
9
8
(1)该班同学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建议挑选体形较大、爬行较快的10只鼠妇作为实验对象,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_____。
(3)统计并计算全班平均值,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还想继续探究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的变量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蝗虫的口器属于                                           (   )
A.咀嚼式口器B.横裂的口C.口沟D.管状的口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宋代诗人苏轼在诗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两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
A.光B.温度C.水D.空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海平面200米以下的水层中几乎找不到藻类植物,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光B.温度 C.水D.空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沙漠中除了仙人掌、骆驼刺等植物外,其他的绿色植物很少,主要原因是( )
A.沙漠中的阳光比其他地方的阳光强烈
B.沙漠中缺水
C.白天沙漠中的温度比其他地方高
D.沙漠的空气中氧气含量太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