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名大学生去距学校36千米的某乡镇进行社会调查.他们从学校出发,骑电动车行驶20分钟时发现忘带相机,甲下车前往,乙骑电动车按原路返回.乙取相机后(在学校取

甲、乙两名大学生去距学校36千米的某乡镇进行社会调查.他们从学校出发,骑电动车行驶20分钟时发现忘带相机,甲下车前往,乙骑电动车按原路返回.乙取相机后(在学校取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甲、乙两名大学生去距学校36千米的某乡镇进行社会调查.他们从学校出发,骑电动车行驶20分钟时发现忘带相机,甲下车前往,乙骑电动车按原路返回.乙取相机后(在学校取相机所用时间忽略不计),骑电动车追甲.在距乡镇13.5千米处追上甲后同车前往乡镇.乙电动车的速度始终不变.设甲与学校相距y(千米),乙与学校相离y(千米),甲离开学校的时间为t(分钟).y、y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电动车的速度为   千米/分钟;
(2)甲步行所用的时间为   分;
(3)求乙返回到学校时,甲与学校相距多远?

答案
(1)0.9
(2)45
(3)20km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图象由速度=路程÷时间即可以求出结论:18÷20=0.9。
(2)先求出乙追上甲所用的时间:(36﹣13.5)÷0.9=25分钟,再加上乙返回学校所用的时间就是甲步行所用的时间:20+25=45分钟。
(3)根据第二问的结论求出甲步行的速度,就可以求出乙回到学校时,甲与学校的距离。 
由题意,得
甲步行的速度为:(36﹣13.5﹣18)÷45=0.1.
乙返回到学校时,甲与学校的距离为:18+0.1×20=20。
答:乙返回到学校时,甲与学校相距20km。
举一反三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0,3),△OAB沿x轴向右平移后得到△O′A′B′,点A的对应点在直线上一点,则点B与其对应点B′间的距离为
A.B.3C.4D.5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甲、乙两工程队维修同一段路面,甲队先清理路面,乙队在甲队清理后铺设路面.乙队在中途停工了一段时间,然后按停工前的工作效率继续工作.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甲队清理完的路面长y(米)与时间x(时)的函数图象为线段OA,乙队铺设完的路面长y(米)与时间x(时)的函数图象为折线BC﹣CD﹣DE,如图所示,从甲队开始工作时计时.

(1)分别求线段BC、DE所在直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2)当甲队清理完路面时,求乙队铺设完的路面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直线MN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A,C两点,分别过A,C两点作x轴,y轴的垂线相交于B点,且OA,OC(OA>OC)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14x+48=0的两个实数根.

(1)求C点坐标;
(2)求直线MN的解析式;
(3)在直线MN上存在点P,使以点P,B,C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P点的坐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00cm,则能反映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y(cm)与底边长x(c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的图象是
A.B.C.D.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快、慢两车分别从相距360千米路程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匀速行驶,先相向而行,快车到达乙地后,停留1小时,然后按原路原速返回,快车比慢车晚1小时到达甲地,快、慢两车距各自出发地的路程y(千米)与出发后所用的时间x(小时)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结合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快、慢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2)出发多少小时,快、慢两车距各自出发地的路程相等?
(3)直接写出在慢车到达甲地前,快、慢两车相距的路程为150千米的次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