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矩形OABC的边OA在y轴的正半轴上,OC在x轴的正半轴上,OA=2,OC=3.过原点O作∠AOC的平分线交AB于点D,连

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矩形OABC的边OA在y轴的正半轴上,OC在x轴的正半轴上,OA=2,OC=3.过原点O作∠AOC的平分线交AB于点D,连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矩形OABC的边OA在y轴的正半轴上,OC在x轴的正半轴上,OA=2,OC=3.过原点O作∠AOC的平分线交AB于点D,连接DC,过点D作DE⊥DC,交OA于点E.
(1)求过点E、D、C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2)将∠EDC绕点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后,角的一边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F,另一边与线段OC交于点G.如果DF与(1)中的抛物线交于另一点M,点M的横坐标为
6
5
,那么EF=2GO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对于(2)中的点G,在位于第一象限内的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直线GQ与AB的交点P与点C、G构成的△PCG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
(1)由已知,得C(3,0),D(2,2),
∵∠ADE=90°-∠CDB=∠BCD,
∴AD=BC.AD=2.
∴E(0,1).(1分)
设过点E、D、C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bx+c(a≠0).
将点E的坐标代入,得c=1.将c=1和点D、C的坐标分别代入,





4a+2b+1=2
9a+3b+1=0
(2分)
解这个方程组,得





a=-
5
6
b=
13
6

故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5
6
x2+
13
6
x+1;(3分)

(2)EF=2GO成立.(4分)
∵点M在该抛物线上,且它的横坐标为
6
5

∴点M的纵坐标为
12
5
.(5分)
设DM的解析式为y=kx+b1(k≠0),将点D、M的坐标分别代入,





2k+b1=2
6
5
k+b1=
12
5

解得





k=-
1
2
b1=3

∴DM的解析式为y=-
1
2
x+3.(6分)
∴F(0,3),EF=2.(7分)
过点D作DK⊥OC于点K,则DA=DK.
∵∠ADK=∠FDG=90°,
∴∠FDA=∠GDK.
又∵∠FAD=∠GKD=90°,
∴△DAF≌△DKG.
∴KG=AF=1.
∵OC=3,
∴GO=1.(8分)
∴EF=2GO;

(3)∵点P在AB上,G(1,0),C(3,0),
则设P(t,2).
∴PG2=(t-1)2+22,PC2=(3-t)2+22,GC=2.
①PG=PC,则(t-1)2+22=(3-t)2+22
解得t=2.
∴P(2,2),此时点Q与点P重合,
∴Q(2,2).(9分)
②若PG=GC,则(t-1)2+22=22
解得t=1,
∴P(1,2),
此时GP⊥x轴.GP与该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Q的横坐标为1,
∴点Q的纵坐标为
7
3

∴Q(1,
7
3
).(10分)
③若PC=GC,则(3-t)2+22=22,解得t=3,
∴P(3,2),此时PC=GC=2,△PC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过点Q作QH⊥x轴于点H,则QH=GH,设QH=h,
∴Q(h+1,h).
-
5
6
(h+1)2+
13
6
(h+1)+1=h.
解得h1=
7
5
,h2=-2(舍去).
∴Q(
12
5
7
5
).(12分)
综上所述,存在三个满足条件的点Q,即Q(2,2)或Q(1,
7
3
)或Q(
12
5
7
5
).
举一反三
已知Rt△AOB中,∠AOB=90°,OA=3cm,OB=4cm,以O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设P、Q分别为AB、OB边上的动点,他们同时分别从点A、O向B点匀速移动,移动的速度都是1厘米/秒,设P、Q移动时间为t秒(0≤t≤4)
(1)试用t的代数式表示P点的坐标;
(2)求△OPQ的面积S(cm2)与t(秒)的函数关系式;当t为何值时,S有最大值,并求出S的最大值;
(3)试问是否存在这样的时刻t,使△OPQ为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t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为A(1,-4),且过点B(3,0).
(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将该二次函数图象向右平移几个单位,可使平移后所得图象经过坐标原点?并直接写出平移后所得图象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经过点A(1,0)、B(3,0)、C(0,3).
(1)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问: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个点Q,使得△QAC的周长最小,试求出△QAC的周长的最小值,并求出点Q的坐标;
(3)现有一个动点P从抛物线的顶点T出发,在对称轴上以1个单位长度每秒的速度向y轴的正方向运动,试问,经过几秒后,△PAC是等腰三角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己知:二次函数y=ax2+bx+6(a≠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点A、点B的横坐标是一元二次方程x2-4x-12=0的两个根.
(1)请直接写出点A、点B的坐标.
(2)请求出该二次函数表达式及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3)如图1,在二次函数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APC的周长最小,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如图2,连接AC、BC,点Q是线段0B上一个动点(点Q不与点0、B重合).过点Q作QDAC交BC于点D,设Q点坐标(m,0),当△CDQ面积S最大时,求m的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0,4)、B(2,4),它的最高点纵坐标为
14
3
,点P是第一象限抛物线上一点且PA=PO,过点P的直线分别交射线AB、x正半轴于C、D.设AC=m,OD=n.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点P的坐标及n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
(3)连接OC交AP于点E,如果以A、C、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DP相似,求m的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