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时,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             ;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

在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时,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             ;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时,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             ;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小红根据如左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

(1)为了说明这一结论并不正确,请你在右图所示的杠杠上画出需要对杠杠施加的力的示意图和这个力的力臂
(2)经过正确实验后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水平 力臂 左 左 (1)如图所示(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解析

试题分析:在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时,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小红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是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动力和阻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条件下得出的,不一定带有普遍性.因此在此实验中为验证不是力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的乘积,所以再设计一个方向不在竖直方向的拉力的杠杆平衡.因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所以设计的拉力方向不要与杠杆垂直即可,如图: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不再是力臂,这样做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得到结论就不能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故杠杠施加的力的示意图和这个力的力臂如图所示:经过正确实验后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应该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举一反三
如图所示是小海同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你分析:
(1)研究定滑轮特点实验时,如图(b)所示,测力计的操作方法是      。(填序号)
①随意拉动重物     ②拉着重物保持静止      ③匀速向下拉动重物
(2)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可知: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可知: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把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比较(b)和(c)实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可知:使用动滑轮_________
(5)根据(c)实验的数据可计算出动滑轮的自重为_________N(不计摩擦和绳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一斜面长为L,高为h,现用力F沿斜面把物重为G的物体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已知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f,则下列关于斜面机械效率η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B.
C.D.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第一次用竖直向上的力F1只作用于ab的中点,第二次用竖直向上的力F2作用于bc的中点,都使它们在竖直方向上慢慢向上移动h(h<ab<bc),则在上述过程中F1 F2;F1所做的功F1 F2所做的功;第一次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第二次克服重力所做的功(选镇“大于”、“小于”或“等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AOB是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的轻杆,A端挂重300N的物块,AO与OB长度之比为5:4.重550N的人始终沿竖直方向拉挂在B端的轻环.要使轻杆水平平衡,人应施加拉力为   N,与水平平衡相比,当轻杆在图中虚线位置平衡时,人对地面的压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A端所挂物体的重不能超过   N.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在图(a)中画出力F1的力臂和力臂L2对应的力F2
(2)如图(b)的电路中,在〇内补全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符号,成为正确的电路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