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12.00.044.00.0221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12.00.044.00.0221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2.0
0.04
4.0
0.02
2
1.0
0.02
0.5
0.01
3
2.5
0.03
1.5
0.05
  (1)这三次实验数据中有一次是错误的,错误数据的实验次数是    ,由正确实验结果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2)如图24所示,当在A处挂了三个钩码时,要使杠杆平衡,应在C处挂       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
(3)若某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一端的A点,如图24所示,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a,若在A点斜向上拉,杠杆要求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b,则Fa        Fb(填“大于、小于、等于”)

答案
(1)2,F1.L1=F2.L2   (2)4   (3)小于
解析
分析: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可解决题目,并且,在杠杆中最长的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解答:解:(1)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第2组中1N×0.02m≠0.5N×0.01m;所以本组数据错误;综合分析正确实验结果可得杠杆平衡的条件是:F1×L1=F2×L2
(2)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3个×4格=n个×3格,n=4;
(3)La>Lb,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Fa<Fb
故答案:(1)2;F1×L1=F2×L2;(2)4;(3)小于
举一反三
如图26所示,小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1)图甲所示为小柯初学俯卧撑时的姿势,图乙所示为他经练习后的俯卧撑姿势。图乙中小柯双手所受的支持力    (填“>”、“=”或“<”)图甲的情况。
(2)图乙中,他的身体可作为一个杠杆,O点是支点。他的质量为50千克,所受重力可视为集中在A点。将身体撑起时,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至少多大?(取g=10牛/千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芳同学设计了一个高度可调节的斜面来探究斜面的省力情况、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她首先测出小车重力,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拉动小车,调节斜面倾斜角θ的大小多次测量,得到下表所示的数据:
斜面倾斜角θ
小车重G/N
斜面高
h/m
斜面长
S/m
拉力
F/N
有用功
W/J
总功
W/J
机械效率η
12°
5
0.2
1
2.1
 
2.1
48%
30°
5
0.5
1
3.6
2.5
 
69%
45°
5
0.7
1
4.3
3.5
4.3
81.4%
(1)实验过程中拉力的方向应                  
(2)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斜面倾斜角θ越       ,斜面越省力,斜面的机械效率越         
(3)若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则要保
                        不变,只改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是民间流传的一个故事,现给你两根长度相同且自重忽略不计的扁担和一只水桶,请你帮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来,使甲、乙、丙三个小和尚共抬一桶水且各自承受的压力相同。要求画出简要示意图,并画出水桶的悬挂位置和三个力的力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个600N重的成年人和一个小孩都过一道5m宽的水渠。成人从左岸到右岸,而小孩从水渠右岸到左岸,两岸各有一块4m长的坚实木板,请你想出一种方式过渠。并分析在忽略木板自身重量和木板叠交的距离情况下,要使成年人和小孩都能平安过渠,小孩的体重不能轻于多少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用钓鱼杆钓鱼的时候,鱼钩已经钩住了鱼。鱼还在水中时,感觉鱼很轻,刚把鱼从水中拉离水面就感觉鱼变“重”了。下列几种解释,错误的是(    )
A.鱼离开水后,失去了水的浮力,使人感觉鱼变重了
B.鱼离开水后,鱼的重力增大,使人感觉鱼变重了
C.鱼离开水后,钓鱼线对钓鱼杆的拉力会增大
D.钓鱼杆是一种费力杠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