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约为1530m/s,利用声纳可以测量海水的深度,由声纳的发射器从海面向海底发出超声波,测出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超声波共用的时间为6 s,则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约为1530m/s,利用声纳可以测量海水的深度,由声纳的发射器从海面向海底发出超声波,测出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超声波共用的时间为6 s,则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约为1530m/s,利用声纳可以测量海水的深度,由声纳的发射器从海面向海底发出超声波,测出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超声波共用的时间为6 s,则海水有多深?
答案

解析
分析:先算出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v=s/t就可求出海水的深度.
解答:解: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t=1/2×6s=3s,
那么海水的深度为s=vt=3s×1530m/s=4590m,
答:海水的深度为4590m.
举一反三
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现代的城市把控制噪声列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之一.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从  ▲    ▲  控制噪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小丽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1)当小丽用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观察到 ▲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  (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
 ①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
 ②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琴声就消失了;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④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   ▲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都比液体中的声速大
B.声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声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中考、高考期间要求学校周围噪声大的单位停工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D.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环保角度的噪声一定是由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C.频率小于20000Hz的声音人们都能听到  
D.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