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曰6日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由强烈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造成了数十万人员伤亡,被称为“世纪之灾”,但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海啸”过后,人们没有发现野生动物

2004年2曰6日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由强烈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造成了数十万人员伤亡,被称为“世纪之灾”,但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海啸”过后,人们没有发现野生动物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4年2曰6日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由强烈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造成了数十万人员伤亡,被称为“世纪之灾”,但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海啸”过后,人们没有发现野生动物大规模死亡的情况,如果从物理知识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
A.动物反应灵敏
B.有些动物能听到超声波
C.有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
D.动物能观察到地面的变化
答案
当海啸发出次声波时,次声波产生的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而动物的听力比人强,许多动物可以听见,所以野生动物提前逃跑或隐藏,很少大规模死亡.
故选C.
举一反三
蝙蝠在夜间活动,扑捉蛾子,蚊子等昆虫也不会碰到任何东西,是因为蝙蝠飞行时能发出______,科学家根据这个原理制造出水声仪器-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
A.85-1100HzB.20-20000HzC.10-4000HzD.15-50000Hz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频率大于______HZ的声波为超声波.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dB.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
B.“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两只昆虫先后飞过人的耳旁,飞行时,甲昆虫的翅膀每秒振动约200次,乙昆虫的翅膀每秒振动约100次,则(  )
A.只能听到甲昆虫发出的声音
B.只能听到乙昆虫发出的声音
C.甲、乙两昆虫发出的声音都能听到
D.甲、乙两昆虫发出的声音都不能听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