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中间一块玻璃板,一边有个蜡烛)(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2)李明在玻璃板的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中间一块玻璃板,一边有个蜡烛)(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2)李明在玻璃板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中间一块玻璃板,一边有个蜡烛)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
(2)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再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_,这是为了______.
(3)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如何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重新调节好后,看到A的像属于______现象,看到B蜡烛属于______现象.
(4)如果玻璃板前的蜡烛A未点燃,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______
(5)他又将玻璃板绕00′轴转离自己,发现镜中的像______(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
(6)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点燃的蜡烛和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到玻璃板之间的距离,发现像距的数据等于物距的数据,得到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______.理由______.
答案
(1)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容易确定像的位置或大小,所以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2)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是相等的,所以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的关系.
(3)因为虚像无法用光屏承接,并且必须通过光学元件进行观察,因此眼睛必须在A蜡烛的一侧;
无论如何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可能是蜡烛与桌面不垂直,故像也不和桌面垂直,也可能是蜡烛A和B的高度不相等.(开放性答案,意思相近即可).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虚像,因为不是实际光线.光线通过透明玻璃板是从它种介质进入另它种介质会发生折射,所以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则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4)如果玻璃板或凸透镜前的蜡烛A未点燃,成像的蜡烛成像不太清晰.
(5)由于像与物关于镜面是对称的,当他又将玻璃板绕00′轴转离自己,所以像也转离自己.
(6)不合理,因为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偶然性较大,不能找到普遍规律;应该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多测几组数据(至少要测三组以上)得出的结论才具代表性.
故答案为:
(1)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容易确定像的位置或大小;
(2)大小相等;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A;蜡烛和桌面不垂直;反射;折射;
(4)成像不清晰;
(5)转离自己;
(6)不合理;只从一组数据不能找到普遍规律,至少要测三组以上.
举一反三
图中,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在一面大平面镜前照镜子,镜前的大熊猫与镜中大熊猫的像相比(  )
A.镜中大熊猫的像较大
B.镜前的大熊猫较大
C.二者一样大
D.由于不知道大熊猫到镜面的距离,很难说二者谁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中所示为平面镜所成的一块手表的像,若手表所指的时间为4时45分,在图中正确的是(  )
A.B.C.D.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眼睛能看到实像,也能看到虚像
B.光的折射产生的像都是虚像
C.可用光屏显示的像一定是实像
D.平面镜中的像都是虚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从墙壁上的平面镜中观察到的时钟图,则当时的时间是(  )
A.2:35B.2:25C.9:35D.9:25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只大熊猫站在平面镜前,(如图)此时它所看到的自身像应是(  )
A.B.C.D.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