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小华和小强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头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在振动.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溅起了水花;小强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声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

小明、小华和小强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头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在振动.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溅起了水花;小强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声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小明、小华和小强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头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在振动.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溅起了水花;小强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声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被琴弦弹开了.
(1)他们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
(2)对上面的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小华同学为了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
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
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的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作媒介;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东西作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两个小实验:
①两张课桌紧紧地靠在一起,小丽轻敲桌面,小冬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
②两张桌子拉开,又进行了一次实验.
(4)小明、小华发现两个小实验的结果不同,其不同的地方是______.得出的实验结论验证了其中的猜想______是正确的.
(5)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A.猜想假设;B.分析归纳;C.得出结论;D.实验研究;E.提出问题;F.理论推导;G.经验总结.你认为小明他们的后一次探究活动采取的依次有用的步骤是______.
答案
(1)根据他们实验的方式及现象可以说明他们要探讨的问题是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讲话喉头振动,发声的音叉也是振动的,而正在发声的鼓面也是振动的,从而说明了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
(3)为了把不明显的实验现象变得更易观察,可以采用转换法,将微小振动放大,可以在桌面上放一些小塑料泡沫(或碎纸屑),把桌子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4)由于固体的传声效果比气体好,故分析两次现象,不难看出其不同之处是:第一次声音响度大,第二次声音响度小;即相对于原来的猜想来说,据此可知猜想①是正确的;
(5)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据上面的过程知,其探究过程中的步骤依次是:E、A、D、B、C、G.
故答案为:
(1)声音产生的原因;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在桌面上放一些小塑料泡沫(或碎纸屑),观察小泡沫(或碎纸屑)的跳动情况;  
(4)第一次能听到轻敲桌面的声音,第二次几乎听不到;①;
(5)E、A、D、B、C、G.
举一反三
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
A600.76
B600.89
C601.02
D800.76
E80______
F1000.76
G801.02
H尼龙801.02
I尼龙1001.02
在探究气泡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小林学习小组在长约1米的细玻璃管内注入水,管内留有长约0.8厘米的气泡,他们用橡皮塞塞住管口后,用胶带将玻璃管固定在中间有数字的木制米尺上.在探究过程中,他们观察到如下现象:
(1)在选择玻璃管时,是选择长一些的好这是因为______.
(2)在气泡上升的过程中,他们的视线随气泡一起移动,则通过气泡观察到米尺上面的数字与原来相比______(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3)实验时,要等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后才开始计时,这是因为______.
(4)在实验中要测量出气泡上升时的速度,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其中合理的,且实验误差较小的是______
A.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每隔相同时间读一次路程,求出每一时间段内的速度进行比较.
B.在试管上每隔相同距离做标记,记录气泡经过每一个标记的时间再进行比较.
C.让气泡上升,直接读出上升进程中某几个时间段内的路程和时间,求出速度大小进行比较.
将一枚回形针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水没有溢出;再放入几枚,水也没有溢出;继续放入回形针直至杯中水溢出.老师要求同学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装满水的杯中放入回形针水不会溢出,是因为水中有空隙.”
B.“装满水的杯中放入回形针水会溢出吗?”
C.“为什么装满水的杯中放入回形针水不会溢出?”
D.“能放入回形针的多少与杯子的材质、杯子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包括:______、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______、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环节.
周末,小明在家里帮妈妈烧菜时,发现妈妈从市场上买来的大豆油味道不太对,小明怀疑可能是地沟油.于是,他找来小宇同学,想和他一起用物理方法来鉴别该大豆油是否是地沟油.
经过一番讨论,小宇提出的方案A:可以用测定这种油的沸点来鉴别;小明提出的方案B:可以用测定这种油的凝固点来鉴别.
恰好,小明家中有一支温度计(量程:-10℃~100℃),他们又一起上网查找到了相关资料见表,然后他们一起利用家中的其他器材进行探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物质沸点凝固点
大豆油230-18℃
地沟油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