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水是万物之源,众生之本。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缺乏日益严重,为唤起公众保护水的意识,第47 届联合国大会确定将每年的3 月22 日定为“世界水日
题型:山东省同步题难度:来源:
综合性学习。 |
水是万物之源,众生之本。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缺乏日益严重,为唤起公众保护水的意识,第47 届联合国大会确定将每年的3 月22 日定为“世界水日”,我国也将每年的3 月22 日-28 日定为“水周”,以此加强保护水资源的宣传。下面就让我们开展“认识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综合学习活动。 【积累苑】 水,晶莹剔透;水,清澈透明。 水,时而刚,能 ;水,时而柔,能被物阻隔。 水,时而 ,勇浪迭涛;水,时而涓涓细流,浩淼无垠。 水是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气概;水是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厚友谊;水是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离愁别绪。 (1)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成语或者四字短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语境再续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室】 (3)有位同学在网上搜索到节水图标,你能解说这个图标包含的意思吗?(不少于80字) |
|
注解:上图中国家节水标志除白色部分外,其余为绿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计坊】 下面是山东济南市各县(市)区某一年年降水量统计表(单位:毫米) |
|
(4)请你认真阅读此表,写出你的分析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策划吧】 (5)在生活中,你有哪些好的节水措施?请你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滴水穿石 汹涌澎湃 (2)示例:水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亡国之恨。 (3)中国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组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4)济南各县( 市) 全年的降水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降水量较多的县( 市) 是章丘;比常年偏少40% 以上的有市区、长清、平阴、济阳4 个县(区),其中平阴最少,比常年偏少50% ,济南市区比常年偏少41% 。 (5)示例:其一,洗衣时,分类洗涤。比如,颜色浅的先洗涤,颜色深的后洗,脏水还可以冲洗厕所。其二,洗手池安装一个活动的管子,将水接到一个备用桶里,可以浇花。 |
举一反三
结合本文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下面加粗的词语。 (1)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油然而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那以后,我常在这棵月宫仙桂上尽兴玩耍,冥思遐想,遨游在美妙的梦境中。 冥思遐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从每一件东西的名称慢慢学起,由期期艾艾地发音,进展到可以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进行无限美妙的想象。 期期艾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各用一个成语替换下面语段中加横线的部分,使语言更精炼。 生活就像一条千回百折的小溪,需要我们有无论经受多少挫折都决不退缩①的勇气。生活是一位公正的法官,他不会宽恕那些蹉跎岁月的“玩看”者。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跋涉,一切幻想都是非常空虚不切实际②的。生活中有酸甜苦辣,也有喜悦、恼怒、悲哀、快乐③。我们要踏着青春的脚步,快快追赶,追赶属于自己的生活,做一个勇敢地不断向前奋进④的开拓者,争得青春无悔! ① ② ③ ④ |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傲慢的气势逼人。( ) (2)形容山的沟非常多。( ) (3)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 (4)夜深了,人们都安静下来,进入梦乡。( ) (5)指从危难中逃脱,幸免予死。( ) |
你能结合本文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下面加粗的词语吗? (1)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 沧海桑田: (2)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浑然一体: |
辨析下列各组词语的含义。 (1)“喜形于色”与“喜笑颜开”。 (2)“黯然失色”与“望尘莫及”。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