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伤仲永》,完成后面小题。(共10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

阅读《伤仲永》,完成后面小题。(共10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伤仲永》,完成后面小题。(共10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仲永之悟/初极狭,才B.以钱币乞之/王命急宣
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宾客少舒D.是指物作诗立就/李唐来
小题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小题3:文章第一段写方仲永幼时奇异的诗才,有什么作用?
答案

小题1:D
小题2:他最终成为了一个普通人.是因为他的后天教育没有达到要求(或者翻译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也可以).
小题3:运用先扬后抑的写法,将方仲永诗才前后变化作对比,突出中心,强调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A项中的“通”分别解释为:通达;通过。B项中的“或”分别解释为:有的人;有时。C项中的“意”分别解释为:内容;心情。D项中的“自”都解释为:介词,从。故选D。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句中的“卒”“于”的翻译。
小题3:
试题分析:结合“前后作对比,突出后天学习的重要性”阐述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明代王守仁《何陋轩记》一文,完成后面小题。(14分)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好言恶詈,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言。
嗟夫!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注】①蔡:周代古国。②上国:国都。③詈:骂。④郁:阴暗潮湿。⑤桧:一种柏树。⑥莳:栽种。⑦通都:四通八达的都市。⑧信:伸张。⑨化:教化
小题1:根据要求答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将其地 ②因之曰“何陋”③石穴而居之 ④记之以来者   
(2)与 “守仁以罪谪龙场”一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B.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C.可以为师矣(《论语》)D.岁以大穰(《以虫治虫》)
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就 其 地 为 轩 以 居 予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2分)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2分)
小题4:阅读全文,请概述作者写《何陋轩记》的目的。(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4分)
年羹尧镇西安时,广求天下才士,厚养幕中。蒋衡应聘而往,年甚爱其才……年征青海日,营次,忽传令云:“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束。”军中不解其故。比次日,遇塌子沟,令各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番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遂破贼巢。又年征西藏时,一夜漏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顷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节选自《啸亭杂录》和《郎潜纪闻》。有删改)
【注】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②塌子沟:淤泥深坑。③番: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④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军中不解其  (         )         ②次日(       )  
③领飞三百  (           )          ④此西南十里 (       )
(2)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例句“一霎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默识之(《〈论语〉八则》)B.言和色夷(《送东阳马生序》)
C.夺***尉 (《陈涉世家》)D.鸣之不能通其意(《马说》)
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2分)
令 各 将 束 草 掷入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番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2分)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2分)
小题4:联系选文,分析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10分)
超然台记(节选)  苏轼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①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②,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皆疑余之不乐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③之计。方时,予弟子由,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注释】①背:远离。②比:连续,常常;登:丰收③苟全:大致完备
小题1: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2分)余自钱塘移守胶西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是(      )②适(     )
小题3:翻译画线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苏轼刚任职之时,面临的是怎样的现实状况?请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 短文所叙之事,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也B.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C.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D.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B.一切都/是瞬息
C.余闻之/也久D.心儿/永远向着未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