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4分)即事   王安石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小题1:“鸣”“吠”两词在全诗写

诗歌鉴赏(4分)即事   王安石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小题1:“鸣”“吠”两词在全诗写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诗歌鉴赏(4分)
即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小题1:“鸣”“吠”两词在全诗写景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小题2: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小题1:以动衬静,突出表现了山村宁静安谧的生活景象。
小题2:运用了世外桃源(桃花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静谧闲适生活的赞美(向往)。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在写法上类似教材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句,要透过诗句揣摩分析诗意,从诗中所写的景物,结合“静憩”“午”,“荒寻”“昏”,可以看出是描写山村宁静安谧的生活。
小题2:从尾联“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能够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内容,自然也就想到世外桃源(桃花源)的典故了,再联系全诗,通过诗中的景物,特别是首联“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就不难理解作者的所要表现思想感情,总之,诗意的理解和形象的把握,要透过诗句揣摩分析。这一点很重要。考点:
举一反三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小题1:诗的第二句中,“惊”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1分﹚
小题2: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桃 花 溪①(4分)
张旭(唐)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②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①桃花溪:水名,在今湖南桃源县桃源山下。 ②矶:水面的大石
小题1:诗中“          ”一词把静止的桥和浮动的野烟写得相映成趣:野烟使桥化静为动,虚无飘渺,临空而飞;桥使野烟化动为静,宛如垂挂一道轻纱帏幔。(2分)
小题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情感?(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词赏析(4分)
浣溪沙  北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偶成   宋·朱喜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小题1:这两首诗都是感慨光阴,前者说“谁道人生无再少”,后者说“少年易老学难成”,你觉得苏轼和朱喜的说法是不是有矛盾,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这两句诗的表达好在哪里?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 完成下面题目。
《送人之松江》VS《别董大》
送人之松江 宋·俞桂
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微雨过松江。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袂:袖子诗中“分袂”是分别的意思
小题1:《送人之松江》所写送别的季节是          ,《别董大》所写送别的季节是        。(2分)
小题2:请赏析这两首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