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岑参的诗歌《初授官题高冠草堂》,完成题。(6分)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注】此诗即

阅读岑参的诗歌《初授官题高冠草堂》,完成题。(6分)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注】此诗即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岑参的诗歌《初授官题高冠草堂》,完成题。(6分)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注】此诗即为辞别终南山隐居地高冠谷而作。
小题1:诗中哪一句流露出诗人对其初授官职不那么感兴趣。(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颈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字分别是哪一个?请任选一个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尾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宦情多欲阑(1分)
小题2:“吞”“醉”。“吞”,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谷水淹没山间小路,恣肆无拘的情态。“醉”,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山花装点栏杆,旁若无人怒放的情态。两个字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留恋(3分)。
小题3:用典或借代,写出了诗人为了微薄的官禄不得不割舍闲适自得的生活的矛盾和无奈的心理。(2分)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天宝三载(744)岑参举进士,授官右内率府兵曹参军,此诗即为辞别终南山隐居地高冠谷而作。看来岑参对其初授官职不那么感兴趣,因而流露出一种矛盾心情。从官职的卑微来说,本不屑为之;可是为生活所迫,却不敢以此为耻。所以赴官时对原来的隐居地表现出依依不舍的深情。诗中第二句“宦情多欲阑”意思是“当官从仕的愿望逐渐要消失殆尽了”这句表达了,岑参对其初授官职不那么感兴趣,流露了一种矛盾心情。
点评:此类题目在做答中要注意,首先要体会诗歌的内容,找到答案所在诗句,本诗就八句,体会这八句诗的大意,然后根据理解在语句中提取切题的答案。
小题2:试题分析:关键词是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该诗颈联“吞”字表现谷水淹没山间小路、恣肆无拘的情态。“醉”字写出了山花装点栏杆,旁若无人怒放的情态。两字均采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高冠山谷秀丽清幽的自然环境,从而表现作者对原来隐逸生活的留恋之情。“吞”,“醉”二字的抒情方式属借景抒情。有时诗人则会采用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这时只要抓住那些关键字词,诗歌的情感就很容易把握了。
点评: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 拟人 夸张 反问 设问 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 动作 心理 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对于修辞,不仅能判断,而且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小题3:试题分析: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这句中含有五柳先生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渔竿是钓鱼的工具,用来表示钓鱼的闲适生活。
点评: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借物喻人、直抒胸臆、欲扬先抑、对比、衬托、象征、用典、想象等;一切景语皆情语,把握诗人的情感首先要理解诗歌大意,然后根据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判断诗人的情感。如果能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背景,则能更好理解诗人的情感。
举一反三
当感觉到生活欺骗了你时,正确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未选择的路》一诗中升华全诗旨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山居①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②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③。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注释】①山居,上林之中隐居。②荜门,荆竹所做的门,指房屋简陋破旧。③故衣,指莲花败叶。
小题1:简析“遍”“稀”两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2分)
                                                                                  
小题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晚   春
唐 ·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杨花:柳絮。 榆荚: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小题1:一、二句中的“不久归”和“斗芳菲”展示了怎样一幅春景图?(2分)
小题2:三、四句中,你读出了怎样的人生感悟?(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注释】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丁宁:拟声词,频繁的啼鸣。
小题1:诗中描写春景的两个词语是                       (1分)
小题2:诗中的三、四句与《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阅读全诗,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