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4分)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病:   

(16分)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4分)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病: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6分)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4分)
①余人各复至其家  延: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矣  病:   
暮冥冥,虎啸猿啼 薄:     ④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翼然: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③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小题3:请谈谈你对《醉翁亭记》“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一句中“醉”的
理解。(2分)
小题4:下面的写景句摘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说说它突出了洞庭湖怎样的特点?(2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小题5:请从借景抒情的角度赏析李煜《相见欢》词作的上阕。(2分)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答案

小题1:①邀请  ②困苦不堪  ③迫近 ④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小题2:①扶苏因为屡次劝诫的缘故,皇上派(他)到外面带兵。
②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③扩增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小题3:一是因百姓生活的安定富足;二是因宴酣之乐;三是因山间的美丽景色。
小题4:从空间和时间上突出了洞庭湖的广阔(1分)和早晚景色多变。(1分)
小题5:作者借如钩的残月、寂寞的梧桐抒发国破家亡、自己被囚的无限孤独与悲凉。
解析

小题1:
试题解析:①②注意词的古今意义。③首先注意读音为bó,意思是“迫近”。④这是一个词类活用现象,名词用作状语,因此解释时加入“像……”
小题2:
试题分析:①句翻译时注意“以”解释为“因为”;“数”读shuò,意思是“屡次”;“上”是“皇帝、皇上”;“将”是带领。②句注意“交通”是个古今异义词,意为“交错相通”。③句注意“规”是“规模”的意思。
小题3:
试题解析:分析全文,由原文的第一二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和第一二自然段的抒情句子,尤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可知,作者的“醉”因“因山间的美丽景色”;原文第三自然段,写了滁州百姓跟随出游,可见生活的安定,就地取材:“溪深而鱼肥”“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可见滁州之地富足,作为滁州的父母官,欧阳修当然“醉”了;“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太守当然会乐在其中呀。此题主要能深入文中,抓关键性的语句,还得注意分析句子所隐含的意思。
小题4:
试题分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这句中,“衔远山,吞长江”描写了洞庭湖水空间上变化,“衔”“吞”“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体现了洞庭湖的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描写了洞庭湖早晚时间上景物的变化,“气象万千”体现了景物的多变。此题细析原文的句子即可。
小题5:
试题分析: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作者因为自己国破家亡,被囚禁在北宋王朝,所以看到的景物是如钩残月和寂寞的梧桐,这些景物其实就是作者自己心境的反映,不抒情却景中寓情“一切景语皆为情语”。此题主要要联系当时李煜写此词的背景。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短文。
甲文: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乙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小题1:解释加点的词的含义。(2分)
1)由是先主遂亮(             )      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也(             )
3)犹当张骞立功异域(          )     4)不劳辱(             )
小题2:加点的文言虚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每自比管仲、乐毅受任败军之际
B.凡三往,见当立者公子扶苏
C.常官佣书以供养谓信然
D.取封侯属予作文记之
小题3:翻译画线句子。(4分)
时人莫之许也。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小题4:结合原文分析两篇文章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上的异同。(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把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分)
(1)***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胡不见我于王?(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将上面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的翻译成现代汉语。(共4分)
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明日,徐公来,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A.明日:第二天B.孰:通“熟”仔细C.私:偏爱D.美:美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核舟记》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神情与苏、黄不。      (2)卧右膝,右臂支船。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小题3:从选文看,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