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

文言文阅读 (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文言文阅读 (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小题1:本文作者______________,是 ______(朝代)文学家。(2分)
小题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陈康肃公尧咨射(擅长)   B.但微之(下巴颏)
C.见其发矢十中八九(放箭)D.之(斜着眼睛看)
小题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或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徐杓酌油沥之钱覆其口
B.有卖油翁释担立(油)自钱孔入,钱不湿
C.安敢轻吾射无他,但手熟
D.康肃笑而遣  世以此定华、王优劣
小题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C.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D.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小题5:翻译(4分)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译:
答案

小题1:欧阳修  宋代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C
小题5:(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康肃公听后愤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武艺!”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著名作家的识记。平时要多积累。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释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次多用、古今异义的情况。本题中B项“颔”这儿是名词做动词,“点头”的意思。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A项中的“以”都是“用”的意思,B项中“而”前一个表“承接”后一个“表转折,但,却”的意思,C中“尔”前一个是“你”,后一个是“同‘耳’,罢了,而已”的意思,D中“之”前一个是代词“他,指卖油翁”,后一个是助词“的”之意。
小题4:
试题分析:应准确把握人物形象:本文中陈尧咨自大,卖油翁自信。
小题5:
试题分析:翻译时注意下列几个词语的理解:十中八九,十支能中八九支;颔,点头;忿然,愤愤地的样子;轻,轻视。
参考译文: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久久地不离去。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
康肃公问道:“你也会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不也很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熟罢了。”康肃公听后愤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武艺!”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懂得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过一个葫芦立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杓子把油倒进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老人说:“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手熟罢了。”陈尧咨见此,只好笑着将老翁打发走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3分)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越:越国。②兵:军队。③睫:眼睫毛。④庄蹻( 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⑤明:眼睛明亮,引申为明智。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楚庄王伐越(  ) ②臣愚之(   )  ③王乃(   )  ④自见之明(   )
⑵下列各句中与“王之伐越”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B.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八则》)
C.至之市(《郑人买履》)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小题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1分)
王 之 兵 自 败 于 秦 晋
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2分)
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三峡》)(2分)
小题4: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晓雾将(消散)上下白(数词)
B.少闲人(只是)不独其亲(以……为亲)
C.未复有能其奇者(给予)乎众矣(应当)
D.便还家(通“邀”,邀请)无与为乐者(思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后面题目。(18分)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尉。陈胜佐之,并***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銍、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1)藉第毋斩(         )   (2)至陈(              )
(3)使公即恒楚(    )         (4)恒楚在泽中(        )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壮士不死即已年九十B.多应者不妄自菲薄
C.固怪之矣是众议举宠为督D.死可乎去怀乡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2)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小题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分)
小题5: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吴广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吾德馨(只)清涟而不妖(洗涤)
B.无案牍之形(劳累)可爱者甚(多)香远清(更加)
C.出淤泥而不(沾染)亭亭净(笔直)可以素琴(调弄)
D.是陋室(这)陶后有闻(少)不可玩焉(亲近而不庄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面问题。(16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弘范:元军元帅。②扞(hàn):保卫。③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④捄:同“救”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故患有所不也  辟:        (2)天祥泫然出 涕:         
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译文:                                               
(2)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译文:                                               
小题3:请从乙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句子。(4分)
答:①富贵不能淫:                                          
②威武不能屈:                                          
小题4: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2分)
小题5:请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