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图序 (9分)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①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②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③;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

荔枝图序 (9分)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①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②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③;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荔枝图序 (9分)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注释:①华:花。②朵:指众多果实聚在一起,俗称“嘟噜”。 ③缯():泛指丝织品。
小题1:解释加点的词。(3分)
(1)春(     )  (2)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   (3)南宾守乐天命工吏而书之(   )
小题2: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3分)
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小题3:下列各句都是对上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一篇序文,序是一种文体,一般以介绍书画的内容、写作意图和有关事项为主。
B.作者以其对荔枝的习性及特点的细致观察,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荔枝的形态特点。
C.文章详细地介绍了荔枝的形态特点以及不易久藏的特点。
D.本文是一篇序,可作为咏物小品,但不能算作说明文。

答案
《荔枝图序》译文:
荔枝生于四川湖北一带,树的形状呈圆的形状像车上的帷幕和篷盖。叶子像桂树叶,冬天还是水绿色的;花像橘树的花,在春天开花;果实像丹砂一般地红,夏天成熟;众多果实聚在一起像葡萄;核像枇杷核;壳如红色丝织品;膜如紫色的薄丝;瓤肉莹白像冰雪;浆液甜酸如醴酪。(关于荔枝的情况)大致像前面说的那样,它的实际情况比介绍的这些还要好。如果果实离开树枝,一天颜色就变了,两天香味就变了,三天味道就变了,四五天之后,色香味就全部消失了。元和十五年的夏天,南宾郡的太守白乐天让工吏画了幅荔枝图,并且亲自写下了这篇序,这是给那些没见过荔枝以及见过荔枝但不知道摘下荔枝过了一天、两天、三天后的变化的人看的。
小题1:(1)开花  (2) 它的实际情况  (3)画
小题2: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小题3:D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重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和识记,然后根据词语的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理解。第一句“荣”是开花之意;第二句“其实”是两个词,“其”是代词;第三句“图”是词类活用。
小题2:
试题分析:文言文的短句重在平时文言文的积累,要多读,多寻找文言语感。这句话讲了两种情况:没见过荔枝、见过荔枝。
小题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充分理解文章的内容,根据文章内容,可以知道D项中,“不能算作说明文”有误,荔枝图序属于说明文。
举一反三
送东阳马生序(12分)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两项是(3分)
A.色愈恭,礼愈至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益慕圣贤之道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小题2: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小题3:本文描写生动形象,如“              ”形象地写出了老师严肃的神态;“俯首帖耳”形象地写出了学生尊师重教的姿态;“              ”形象地写出了同舍生华丽的外表;“             ”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粗陋的衣服。(3分)
小题4: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开篇即点出作者“家贫”和“嗜学”的矛盾处境,由此引出求学的艰难。
B.选文将富家子弟的奢华和作者的贫寒加以对比,表现了作者求学意志的坚定。
C.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向人们展示自己成长之路的曲折与艰辛。
D.作者通过现身说法表明: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楚太子养枭
楚太子以梧桐之实养枭,而冀其凤鸣焉。春申君曰:“是枭也,生而殊性,不可易也,食何与焉?”朱英闻之,谓春申君曰:“君知枭之不可以食易其性而为凤矣,而君之门下无非狗偷鼠窃亡赖之人也,而君宠荣之,食之以玉食,荐之以珠履,将望之以国士之报。以臣观之,亦何异乎以梧桐之实养枭,而冀其凤鸣也?”春申君不寤,卒为李园所***,而门下之士,无一人能报者。
【注释】①枭:一种外形似猫头鹰的猛禽。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而冀其凤鸣焉    (2)生而殊性,不可易也  (3)春申君不寤    
小题2: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以臣观之,亦何异乎以梧桐之实养枭,而冀其凤鸣也?
小题3:用自己的话说,朱英希望春申君明白什么道理?(3分)
小题4:本文创作于元朝末年,对统治者有什么警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上文选自《左传》,《左传》是一部         名著和         名著。(1分)
小题2:解释下列加线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2分)
①又何焉(                ) ②弗敢也(                )
③公问其(                ) ④望其旗(                )
小题3:曹刿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从他入见后与庄公的对话中,你是怎样理解庄公之“鄙”与曹刿的“远谋”的?(4分)
小题4: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什么?(1分)
小题5: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曹刿的指挥下,弱小的鲁国在长勺之战中战胜了强大的齐国。用你的话说说,他在战斗中是怎样选择时机进攻和追击齐军的?(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汉世老人
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①。侵晨而起,侵夜而息,营理产业,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或人从之求丐者,不得已而入内取钱十,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比至于外,才馀半在,闭目以授乞者。寻复嘱云:“我倾家赡君,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
老人俄死,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帑②矣。
①恶衣蔬食:衣食粗劣
②内帑(tǎng):旧时指国库。帑:国库所藏金帛。
小题1:解释下列画线字在文中的意思。(1分)
晨而起(         )  ②聚敛无(        )
小题2:文中说老人“性俭啬”,请从文中找出一处体现老人“性俭啬”的描写。(2分)
小题3:从这位老人身上,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完成后面题目。(10分,每空2分)
【 甲】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唯,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桔倾样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项;沙鸥翔集,锦鲜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暖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嗯!微斯人,吾谁与归?
【 乙】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注释〕 旷日:荒废时日。
小题1:结合文意,找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薄暮冥冥 薄:迫近
B.沙鸥翔集 集:集合
C.人不对  对:回答
D.家富则市得良犬 市:买
小题2:选出下列句中“然”字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A.屋舍俨然
B.满目萧然
C.百事也尽然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小题3: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不认为物质丰富就高兴,不认为个人有所失就悲伤。
B.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C.不把事物好当作高兴的事,不把个人不顺利当作悲哀的事。
D.不因为物质丰富而高兴,不因为个人不顺就悲哀。
小题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旷日/持久而/不得兽
B.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先/天下之忧/而忧
小题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甲文前两段采用对比的写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
B.“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对古仁人的向往和对朋友的劝勉之情。
C.乙文是一篇寓言故事,通篇叙事,借事说理。
D.乙文说明了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退是为了更好地进的道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