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没十有七年,景公饮诸大夫酒,公射出质(射箭偏离了靶子),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播(丢到)弓矢。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于今十年有七,未尝闻

晏子没十有七年,景公饮诸大夫酒,公射出质(射箭偏离了靶子),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播(丢到)弓矢。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于今十年有七,未尝闻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晏子没十有七年,景公饮诸大夫酒,公射出质(射箭偏离了靶子),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丢到)弓矢。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于今十年有七,未尝闻吾不善,今射出质,而唱善者若出一口。”弦章对曰:“此诸臣之不肖也,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颜色,然而有一焉。臣闻之,君好之,则臣服之;君嗜之,则臣食之。 夫尺蠖(昆虫)食黄则身黄,食苍则其身苍。 君其犹有谄人言乎?”公曰:“善。今日之言,章为君,我为臣。”是时海人入鱼,公以五十乘赐弦章。弦章归,鱼乘塞涂,抚其御之手曰:“曩之唱善者,皆欲若鱼者也。昔者晏子辞以正君,故过失不掩。今诸臣谄谀以干利,故出质而唱善,如出一口。今所辅于君未见于众,而受若鱼,是反晏子之义而顺谄谀之欲也。”故辞鱼不受。君子曰:“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遗行也。”   (《郁离子》)
小题1:用“/”给下列句子朗读节奏,限划两处。(4分)
公 以 五 十 乘 赐 弦 章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晏子没十七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之,则臣食之______________ 
(3)之唱善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辞鱼不20.翻译下列句子: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遗行也。(4分)
小题3:景公“射出质”而群臣“唱善者若出一口”的根本原因是(      )(4分)
A.景公喜欢听奉承话,群臣因此讨好他。B.群臣缺乏才智和胆识,一切顺从君主。
C.群臣都想同弦章一样得到景公赏赐鲜鱼。D.群臣有意谄谀,掩盖景公的过失。
小题4:弦章坚决谢绝景公赏赐鲜鱼,其主要原因是(      )(4分)
A.因为接受赏赐将违反晏子的道义,顺从阿谀奉承的***。
B.因为要劝谏景公提防谄媚,纠正景公的过失。
C.为了保持君子的廉洁,不与群臣同流合污,谄媚争宠。
D.为了遵从晏子的道义,弘扬晏子遗留下来的美好品德。

答案

小题1: 公 / 以 五 十 乘/ 赐 弦 章
小题2:“有”同“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特别爱好    从前,先前,刚才     接受
小题3: B
小题4: A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
小题2: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比如本题中的“有”为通假字。
小题3:
试题分析:梳理文字,了解内容,根据问题找到相关的句子,抓住“知不足以…… 颜色”一句理解概括。
小题4:
试题分析:将各项内容要点与文中相关文字信息进行比如,根据“是反晏子之义而顺谄谀之欲也”一句理解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9分)
艾子讽齐王毋筑城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太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臣之,问其。答日:‘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跌倒。③应侯:顺应时令。④《艾子讽齐王毋筑城》的题目是后人加的。
小题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隔开,限用两处。(4分)
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苦支备(       )              (2)问其(       )   
(3)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       )(4)臣之(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翻译:                                                             
小题4: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
答:                                                               
小题5:《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艾子讽齐王毋筑城》都是写规劝齐王的故事,邹忌规劝齐王要善于纳谏,艾子规劝齐王不要劳民伤财筑城。尽管规劝的原因不同,但是规劝的方法相同,请你概括说说他们采用了怎样委婉的办法?(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共12分)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戌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陈涉世家》)
【乙】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注释】①祁黄羊:名奚,字黄羊,晋国大夫。②令:县官。③解狐:人名。④居有间:过了些时日。⑤尉:军事长官。⑥举:举荐。                                                    (《吕氏春秋》)
小题1: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⑴发闾左適戌渔阳(                ) ⑵已失期(               )
⑶其谁可而为之(                  ) ⑷用之(                 )
小题2:翻译两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4分)
                                                                          
                                                                         
小题3:从【甲】文陈胜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原句):(2分)
小题4: 写出与两文内容或主题紧密相关的成语(各写出两个):(4分)
【甲】:                                                                    
【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
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於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亟往必利。”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绣乃胜。
【注】①贾诩:张绣的谋士。②太祖比征之:曹操连续攻打张绣。比,连续;之,代张绣。 ③断后:行军时走在后面。
小题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奈何追(      )     ②而公曰必(       )
如公言(      )     ④纵留将断后(     )
小题2:与“太祖比征之”中“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B.公与之乘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小题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两处)。(2分)
绣 以 精 兵 追 退 军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
(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小题5:根据选文说说贾诩是一个怎样的人?这场战争的胜利和张绣也有一定的关系,请问张绣对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什么贡献?(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文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天大雨(         )  ⑵已失期(        )
⑶上使外兵(       )  ⑷楚人之(        )
小题2:与“陈胜、吴广乃谋曰”一句中的“乃”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D.羲之之书晚乃善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分)
⑴天下苦秦久矣。
⑵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小题4: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陈胜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后面小题(16分)
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③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④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注释】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调:谐调。④诱:引导。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三马而三后(     )              (2)术未也(   )
(3)今君则欲速臣(   )            (4)此君之所以后也(     )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赵襄主学御王子期皆以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B.子教我御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
C.非先后也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D.术尽惧其不也(《愚公移山》)
小题3:翻译句子。(6分)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小题4: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