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愚公移山》,完成题。(18分)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阅读《愚公移山》,完成题。(18分)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愚公移山》,完成题。(18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小题1:下列划线词词义或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惧不已也其如土石何B.残年余力不物喜,不以己悲
C.山不加增面山而居D.汝不惠医好治不病以为功
小题2:解释划线词。(4分)
山北之塞____           ②杂然相许____
③寒暑节_____            ④汝之不_____
小题3:翻译句子。 (6分)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面对本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河曲智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而嘲笑愚公自不量力,太不聪明了。
B.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C.文中写“太行”、“王屋”二山“高万仞”,用夸张的手法写两山的高大,强调移山艰难,衬托了愚公形象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既表明愚公的事业不受众人的拥护,也是为了和下文的智叟形成强烈的对比,加强了讽刺的艺术效果。
小题5:你是否赞同愚公的做法?为什么?(3分)
答案

小题1:D(3分) 
小题2:略(4分) 
小题3:略(6分)
小题4:C(2分)
小题5:示例:赞成。因为遇到困难一味退缩是不会成功的,只有坚持奋斗才能成功。(或不赞成。因为当遇到靠自己的能力不能解决的困难时,学会放弃,另找其它的办法,就不会钻死胡同,陷入困境。)(3分)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A.前者系代词,指愚翁,后者系语气词,放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可译为“又”。B.前者系介词,凭借,后者系介词,因为。C.两者均系连词。前者表示转折,但是;后者表示修饰,可不译。D.都做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意义和用法一样。
点评:本题容易。此类题最常见题型有:①直接型,即指定文中若干个字词让学生直接解释;②选择型,即给出几组文言语句,指出已经解释的词语正确与否或者判断词义和用法是否相同等,如本题。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虚词,注意重要实词、虚词的积累,尤其是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古文现象,考试出现频率极高。本题为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
小题2:试题分析:①“惩”属古今异义字,在这里可解释为“苦于”。②“杂然”为古今异义词,根据语境,可解作纷纷的样子,修饰“相许”。③“易”属一词多义,有容易、更换(改变)等意思。从“寒暑”变化来看,当译作“更换”等意思,即(四季)更替的意思。④“惠”为实词,可作名词,智慧,但该句中有“不”限制,所以在此只能译作“聪明”,作形容词用。翻译时将它们换成现代汉语中合适的合成词即可。
点评:本题容易。此类题最常见题型有:①直接型,即指定文中若干个字词让学生直接解释,如本题;②选择型,即给出几组文言语句,指出已经解释的词语正确与否或者判断词义和用法是否相同等。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虚词,注意重要实词、虚词的积累,尤其是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古文现象,考试出现频率极高。
小题3:试题分析:注意关键词的翻译,(1)如“汝”译为“你”,变单音节词为双音节;“固”,为一词多义,此处解作“顽固”;“曾不若”,为否定句式,“曾”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可译为“尚(还)”。(2)句“曾不能”,为否定句式,“曾”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可译为“尚(还)”。表示“损”区别今义,可译为“削平”。“如……何”为古代文言句式,可译为“把……怎么样”。
点评:本题稍难,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翻译必须忠实原文,明白晓畅。可直译,可意译。但倡导直译,尽量做到字字落实,可按照“留、删、补、调、换”五字诀的方法进行。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重要实词或虚词等系得分点,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准它的确切解释。
小题4:试题分析:C项完全正确。A B D三项均有错误。
A项从智叟评价愚公“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来看,智叟没有看到子孙代代的力量,所以他是用停滞的目光看问题。
B项可从本文体裁来看。本文属神话故事,而神话故事则是古代人们都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浪漫想象。从主题来看,本文意在褒扬愚公精神,借助神力意在衬托,这和封建迷信思想不同。封建迷信是我国解放后约定俗成的一个专用名词,专指人们相信星相、占卜、巫医、风水、命相、鬼神的思想和行为。这些东西有的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就产生了,但由于它们盛行于封建社会,因而人们称其为封建迷信。封建迷信活动,则是指在这种思想影响下,神汉、巫婆、算命先生、风水先生等以封建迷信思想和行为骗人钱财者及一般有封建迷信思想的人所进行的有关活动,包括抽签、卜卦、算命、看相、测字、扶乩、请神、驱鬼、看风水、符水治病等。封建迷信是原始人类传衍下来的一种落后愚昧的盲目信仰,也是少数统治阶级愚弄下层民众的手段。它利用人们对于残亡的恐惧、对生的渴望,突出一些无因果联系的命运,以至在无知和神秘的迷信氛围中,恐惧压倒刚强,邪恶战胜正义,残忍毁灭善良。
D项错解了语句的内容,“跳往助之”说明连小孩子都支持,则表明愚公的事业很受众人的拥护。
点评:本题较难。此类题一是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是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问题,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因此,我们要全面提高鉴赏能力,不能有偏废。⑴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就是分析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分析评价要实事求是、要中肯,既不贬低也不拔高。常用方法:①知人论世;②批文入情。评价选材、组材和剪裁,要紧扣住材料和主题的关系审视。⑵鉴赏技巧:①注意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②注意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四种。③注意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
小题5:试题分析:首先明确表明态度,其次说明理由。本题在梳理内容的基础上,全面辩证地看待。无论赞同与否,都要能从阅读中寻找到依据,自圆其说,不能妄加猜测。
点评:本题稍难,此类题题型表现为填空题、简答题、图表题等。表达感悟(感想、感触、获得的启发等)是开放性题,允许同学们有自己的见解,合情合理即可。答题一要与作品密切相关,二要个性表达,三忌照搬原作。
举一反三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12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着,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4分)
安陵君许寡人 其:(     )以五百里之地早安陵 易:(    )
五百里哉 直:(      ) 长跪而之 谢:(      )
小题2: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小题3:简析划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2分)
小题4: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古文《不责碎玉吏》(10分)  
韩魏公在大名,有人献玉盏两只,表里无瑕,世之绝宝也。每开宴召客,特设一桌,覆以锦衣,置玉盏于上,酌酒对客。俄为一吏触倒,玉盏俱碎,坐客愕然,吏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凡物之成毁,亦自有数。吏误之,非故也,何罪之有?”坐客叹服。  
【注释】  
①大名,地名,北宋时大名府又称北京。  
小题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3分)  
表里无                 坐客愕然                 非也  
小题2:用“/”划出下句的朗读节奏(1分)  
俄 为 一 吏 触 倒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凡物之成毁,亦自有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韩魏公对两只玉盏的珍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谈谈你对韩魏公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
会天下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节选自《陈涉世家》)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3分)
(1)天下大雨___________ (2)已失期___________  (3)为天下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等死,死国可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用简洁的语言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节选自《陈涉世家》)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的字。(2分)
天大雨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天下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与例句中划线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扶苏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A.虽乘奔御风,不疾也(《三峡》)
B.卷石底出 (《小石潭记》)
C.此独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马》)
D.域民不封疆之界(《孟子》)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等死,死国可乎?
小题4: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用简洁的语言回答)(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王冕僧寺夜读 《宋学士文集》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小题1:与“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以头抢地耳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2: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