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比较阅读(14分)【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文言文比较阅读(14分)【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文言文比较阅读(14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臣。***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公输》) 
小题1: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2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小题2:词语理解。(6分)
(1)解释下面划线字的含义。(4分)
逐齐师(              )   ②公问其(             )
③望其旗(              )  ④公输盘(       )
(2)请选出划线字与例句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成语。(2分)
①例句:既,公问其故 A.己奉公  B.敌制胜____   
②例句:以牒械    A.民请命  B.下不例____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2)虽***臣,不能绝也。
小题4: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从文段的两个事件结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案

小题1:(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小题1:(1)①于是 ②原故(原因)  ③倒下   ④“诎”同“屈”,理屈(2)①B  ②B
小题1:(1)大国,是难以测度的,怕的是有埋伏。
(2)即使***了我,也不能***尽(保卫宋国的人)。
小题1:示例:从《公输》一文的结局看,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不但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还要从实力上做好准备,这样才使他们侵略的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从《曹刿论战》一文的结局看,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战前准备充分。取信于民这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同时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了有利的反攻战机。总之,鲁国取胜的原因,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当今的社会现实。
解析

小题1:文言文的句读知识要有所了解,要学会节奏划分。
小题1:(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2)“克”均为战胜;“为”均为作为。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1:半开放题。选择哪一种都可以,只要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举一反三
名著阅读题,从下面提供的篇名中选择正确的选项。(3分)
A.《二十四孝图》        B.《无常》       C.《琐记》
(1)“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  ▲  )
(2)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鞠挞的文章是(  ▲  )
(3)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卧冰求鲤”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这些故事来自于(  ▲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二)(10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1)天大雨(    )    (2)今亦死(    )
(3)宜多者(    )    (4)旦日,卒中往往语(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小题3:从选文中,可以得出,陈胜起义的必然性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三)(11分)
细柳营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小题1:用“/”为下文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4分)
.①以下骑送迎 ②.天子至 ③. 使人称谢 ④.其将可袭而俘也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
小题4: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25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小题1:上述文段选自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写的《史记》,它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被鲁迅先生赞誉为“                                   。”(4分)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6分)
(1)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
(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河北:
(3)范增数项王。                    目:
小题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举所佩玉玦示之者三B.因击沛公于坐
C.令将军与臣有卻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小题4:下面句子中划线字与“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的“翼”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沛公霸上B.项伯***人,臣之。
C.君为我呼入,吾得事之D.素留侯张良。
小题5:下列对选段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沛公(刘邦)亲自到鸿门,是真心诚意与项羽和解,并拥戴项羽为王。
B.项羽为人善良,宽容大度,所以不计前嫌,接受了刘邦道歉,与之和解。
C.范增有才智谋略,深知刘邦有称王的野心,所以多次暗示项羽除掉刘邦。
D.项伯为人仗义,勇于主持公道,他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保护了刘邦。
小题6:翻译下列文言文语句。(6分)
(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父丕,博学,号为通儒。
  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吏民所爱。母疾,弃官去。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拜会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征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老叟,厖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
宠前后历宰二郡,累登卿相,而清约省素,家无货积。尝出京师,欲息亭舍,亭吏止之,曰:“整顿洒埽,以待刘公,不可得止。”宠无言而去,时人称其长者。以老病卒于家。
[注]①明经:明晓经义;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由荐举产生。     ②简除烦苛:整顿革除烦法苛政。     ③大化:大治。   ④将作大匠:官名,掌管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            ⑤厖(máng):花白眉毛,形容人的老态。      ⑥亭舍:供旅客住宿休息的处所。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子孙焉(安家落户、定居)           B.或狗吠竟夕(有的)
C.登卿相(多次)                      D.年老遭值圣明(遇到)
20.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不同的两项是(4分)
A.清约省素                 山不加增                                
B.仁惠为吏民所爱           域民不封疆之界
C.颇官吏所扰               公输盘我为云梯                      
D.以老病卒家               战长勺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②吾政何能及公言邪?
小题3:刘宠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根据文意,简要评析。(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