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某班举办题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利弊”的辩论会,正方观点:利大于弊,反方观点:弊大于利。正反方均收集

(20分)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某班举办题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利弊”的辩论会,正方观点:利大于弊,反方观点:弊大于利。正反方均收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分)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某班举办题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利弊”的辩论会,正方观点:利大于弊,反方观点:弊大于利。正反方均收集到以下图文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
——摘选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为解决唐宋五代地方割据的问题,宋太祖从“兵”、“权”、“钱”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                           
——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三:     
明朝改制后

图1                       图2                            图3 
材料四: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摘选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1)根据材料一、三,指出秦统一后在中央和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分别是什么?并指出推行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目的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兵”、“权”、“钱”分别指什么?(3分)
(3)材料三中图2所示的中央行政制度称为什么?其中三省是如何分工的,有何特点?(6分)
(4)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为加强专制而采取的措施。(3分)
(5)以上四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什么趋势?(2分)
(6)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支持哪方观点?请说明理由。(3分)
答案

(1)名称: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2分) ;目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或加强中央集权)(1分)
(2)“兵”指收精兵、“权”指削实权、“钱”指制钱谷。(3分)
(3)三省六部制(1分);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可以驳回中书省的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特点:三省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2分)
(4)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军机处。(3分)
(5)相权不断削落,皇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落,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2分)
(6)利:消除地方割据,维护国家统一;提高行政效率等。弊:容易形成君主暴政;压抑地方自主性; 不利于新经济因素成长等。(3分。评分说明: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分层次给分。第一层:写出支持其中一方观点,没有说明理由的给1分;第二层,写出一方观点,但只从利或弊单方面说明理由的给2分;第三层:写出支持一方观点,又能从利、弊两方面说明理由的给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据材料三中的图4可知,秦朝统一后,中央在皇帝之下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实行三公九卿制;据材料一,在地方上“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度。
(2)材料二指出:为解决唐宋五代地方割据的问题,宋太祖从“兵”、“权”、“钱”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联系所学知识,“兵”指收精兵,把地方的强壮士兵编入禁军;“权”指削实权,派文臣做地方官,另派通判负责监督;“钱”指制钱谷,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3)材料三中图5所示的中央行政制度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其职权和运行机制是: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可以驳回中书省的诏令,如审议通过再交给尚书省执行。其特点是三省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达到分化相权、保障君权独尊的目的。
(4)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材料三中的图6反映了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为解决皇帝政务繁忙的问题,又设立内阁;材料四“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反映了清朝设立军机处。
(5)该问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从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内部相权在不断削弱,皇权在不断加强,以军机处的设立为标志,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地方权力不断削落,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6)该问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和评价,属于论述型的问题。考生在答题时首先阐明自己的观点,如中央集权制度消除了地方割据,维护了国家统一,提高行政效率,具有积极作用;中央集权制度的弊端:容易形成君主暴政,压抑地方自主性,不利于新经济因素成长等。再联系相关史实论证自己的观点,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举一反三
史书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     )
A.收藏玉玺,天子喜好B.以玉制玺,天子专有
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D.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渺渺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史记》
请回答:
(1)文中的“寡人”是谁?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2分)
(2)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寡人”最担心哪些人或势力会威胁到他的统治?针对这些威胁,文中的“寡人”采取什么措施来维护他的统治?(4分)
(3)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寡人”们和这些人或势力的矛盾演变呈现出怎样的规律或特点?(4分)
(4)上文中 “寡人”开创的什么政治制度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你认为这一政治制度有何积极作用?(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
A.推行分封制B.设立郡县制
C.废除郡县制D.废除行省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秦朝时期,具有监察职能的官职是 (     )
A.丞相B.刺史C.太尉D.御史大夫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根本性的保障措施是 (   )
A.郡县制度B.统一货币
C.监察制度D.三公九卿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