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每小题3分,共9分)①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每小题3分,共9分)①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①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②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③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广于君广:扩充
B.今日是也是:判断动词:是
C.秦王色挠挠:屈服
D.长跪而谢之谢:道歉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皆布衣士也孤有孔明
B.休祲降天曹操比袁绍
C.长跪谢之国险民附
D.徒有先生也是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小题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第①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高潮部分。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2分)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2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4分)(1)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是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2分)(句意正确,落实“以”“故”“错意”。) 
(2)(2分)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吉凶的征兆就从天而降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就将成为四个人了。(句意正确,落实“休祲休”“于”,“四”)
解析
小题1:B、是:这样。
小题2:D、因为。A.结构助词,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从/和  C.连词,表承接,不译/连词,表并列。
小题3:B、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这一部分是为下面的情节做铺垫。第2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这是斗争的第一个回合。
第3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是斗争的第二个回合,也是这场斗争中的高潮。
小题4:(1)以:凭借。第二个以:把。故:所以。错意:置意。错,通“措”,安放,安置。
(2)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于,从。四:四个人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司马相如字长卿。少时好读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赋》。
梁孝王卒,相如归,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相如往,舍都亭②。临邛③富人卓王孙为具召之。临邛令自往迎相如。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文君久之不乐,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居久之,上读《子虚赋》而善之,乃召相如,相如请为天子游猎赋。赋奏,天子以为郎。
(节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注】①赀:通“资”,钱财。郎:郎官,是汉代的宫廷宿卫侍从之官。②都亭:指临邛城内之亭。都:城。亭:人停集之处。 ③临邛(qióng):古县名,在今四川邛崃。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景帝不好辞赋正赶上
B.与临邛令王吉相善一向
C.卓王孙闻而之以……为耻
D.读《子虚赋》而善之在上面
小题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 (3分)
(2)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3分)
小题3:.选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司马相如的文才?(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2分)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①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②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③百口。公殁④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
【注】①群从:指堂兄弟及诸子侄 ②缣 :细绢 ③仅:将近 ④殁:死 ⑤令:善,美好
小题1:.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主:主要)B.嫁娶丧葬,皆有赡给(给:供给)
C.范文正公轻财好施(轻:轻视 )D.岁衣缣一匹(岁:每年)
小题2:.翻译(共6分,每小题3分)  
(1) 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
(2)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小题3:.本文体现了范文正公什么样的精神品质?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应如何发扬这一精神(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共9分,每小题3分)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天大雨会:适逢,恰巧遇到
B.等死,死国可乎等:等待
C.扶苏以数谏故数:屡次
D.陈胜王王:称王
小题2:.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是(   )
A.怅恨久之B.二世***之C.楚人怜之D.固以怪之矣
小题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胜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表明自己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
B.“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痛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处处积蓄着反抗的力量。
C.陈胜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了对二人的怀念,并立志替二人报仇。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分)
(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2)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小题。 (12 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4分)
(1)秦王怫然怒                  (2)公亦闻天子之怒乎       
(3)秦王色                    (4)长跪而之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3:.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10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土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请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2分)
(1)轻寡人__________ 
(2)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______
(3)以头地耳_________ 
(4)秦王色 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的译文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A.以为安陵君是年长者,所以不放在心里。
B.把安陵君看作是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C.以为安陵君是年长者,所以不注意他。
D.拿安陵君当作忠厚的人,这是不打他主意的原因。
小题3:、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类的是(  )(2分)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B.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C.皆布衣之士也。      
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小题4:、面对秦王的天子之怒,唐雎是如何进行反击的?(2分)
小题5:、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