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1.(1)沾染;污染 (2)我 (3)听说 (4)等待;等 2.莲,是花中的君子。 3.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菊花 牡丹 风雪悬崖(冰天雪地、悬崖冰雪)万花丛 5.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的品质、精神。 |
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本段文字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粗字。 (1)沿溯阻绝:___________ (2)朝发白帝:______________ 3、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 虽 乘 奔 御 风 不 以 疾 也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句中“三声”的“三”,不是确数,可以理解为“几声”或“多声”。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很多见,你还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常常见到“游山玩水”、“奇山异水”、“看山听水”这些词语,似乎先“山”后“水”已成为一种习惯的思维顺序。本文写三峡风光,也是先从“山”下笔。你认为这也是习惯的思维顺序吗?倘若如此,为何选文在写四时风光时,却又不按常规的四季顺序来写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秋天的三峡,作者重点突出了哪一种景物的描写?为什么这样写?抒写秋感几乎成了中国文学的一种传统,你能写出几句古人咏秋的名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你利用文中的词句,组成一副描写三峡风光的对联。(字数相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选文的内容,请展开合理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下面的诗句所表现的画面描绘出来。(50字左右)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鉴赏 |
再游桃花源 袁中道 |
明日过桃源县,至绿萝山下。诸峰累累,极为瘦削。至白马雪涛处,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泊水溪,与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桃可千余树,夹道如锦幄,花蕊藉地寸余,流泉汩汩。溯源而上,屡陟弥高,石为泉啮,皆若灵壁。……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明日过桃源县________ (2)诸峰累累____________ (3)桃可千余树__________ (4)溯源而上____________ 2.这段对桃花源的描写,与《桃花源记》的描写,有极为相似之处,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填出《桃花源记》中与之相近的句子。 (1)“桃可千余树”_________________ (2)“花蕊藉地寸余”_______________ (3)“溯源而上”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文中的描写看,桃花源外景有怎样的特点?这一特点刚好印证了《桃花源记》中的哪一点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为泉啮,皆若灵壁”描绘的是怎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桃可千余树,夹道如锦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这篇文章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代)的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字。 (1)人鸟声俱绝( ) (2)惟长堤一痕( ) (3)焉得更有此人( )( ) 3、找出文中表现雪大和雪美的词语。 雪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描写景物采用了以小衬大的手法,请找出相关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既然是看雪,但为什么要写与金陵来客一起喝酒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尾处舟子说相公“痴”,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赏析 |
鸟说 |
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唁唁然者即而视之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精密完固,细草盘结而成。 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他日,余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彀,无有。问之,则某氏僮如取以去。 嗟乎!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鸣好也,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 1.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2.说,是一种文体,可以_______,也可以_______或_______。本文是一篇以_______为主的“说”体文字。 3.解释句中的加粗词。 (1)巢大如盏____________ (2)小不能盈掬__________ (3)手下鸣乃已__________ (4)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__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对鸟儿的遭遇是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作者写本文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
水经注 |
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1)江水又东( ) (2)径黄牛( ) (3)此岩既高( ) (4)犹望见此物(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南岸重岭叠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行者谣曰:“……黄牛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篇末引用行者之谣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