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②也。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②也。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注: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gòu):责骂。⑥胡:为什么。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
(1)张丞相草书而不工(    )
(2)使侄录之(    )
(3)侄然而止(    )
(4)所书问曰(    )
2.翻译下列句子。
(1)此何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喜爱、喜欢。(2)叫、让。(3)迷惑。(4)拿,持。
2.(1)这是什么字呢?
  (2)张丞相仔仔细细地看了很久,自己也不认识。(意对即可)
3.是张丞相。因为张丞相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字写得不好,却不努力练习。(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 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选自《韩非子》
1.解释下列的词。
①度________
②坐________
③度________
④反________
2.下面句子中的 “之”意义和 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B.至之
C.而忘操之
D.反归取之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何不试之以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郑人买履”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_____________的人。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在文中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语句。
⑴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段从总观的角度写,描写了山的哪几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最后一段描写的是三峡哪一时节的景象?渔歌的引用给文章增加了什么色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题。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注:①廿二日:二十二日。廿读“niàn”。②东直:北京城东面最北的东直门。③满井:地名,在东直门东北三四里。④土膏:肥沃的土地。膏,肥沃。⑤如倩女之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就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刚梳过髻鬟一样。倩女,美丽的女子。“倩”读“qiàn”。 :洗脸。“ ”读“huì”。掠,梳掠。⑥浅鬣:“鬣”读“liè”,兽颈上的长毛。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⑦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用泉水煮茶的,拿着酒杯唱歌的,艳装骑驴的。“蹇”读“jiǎn”,原意是跛足,这里引申为驴。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若脱笼之(  )
波色明(  )
见底(  ) 
 冷光之乍出于(  )
2.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若脱笼鹄________________
冷光乍出匣____________
山峦晴雪所洗____________
时冰皮始解______________
麦田浅鬣寸______________
3.文章描写的地点是_______,作者写景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写一笔,然后依次分写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游人,条理十分清晰。
4.本文描写初春优美的景色,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如:将水的清澈比喻为“_______”,将美好的山峦比喻为“_______”,勾画出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涸辙之鲋
庄  子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1.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1)故往粟于监河侯。(  )
(2)监河侯曰:“。”(  )
(3)有中道而呼者。(    )
(4)我且南吴越之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庄周忿然作色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对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本文告诫我们,要善于帮助别人,不要不付诸行动。
B.本文的寓意是:不要只说大话,而不付诸行动。
C.本文将道理寓于叙述当中,所叙之事是涸辙之鲋,所寓之理是踏实助人。
D.本文给我们的警示是:要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下列加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凿写龙(凭借)
B.叶公见(代“龙”)
C.施尾堂(对于)
D.好夫似龙非龙者也(而且)
2.翻译句子。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描写叶公好龙的句子是__________,描写其害怕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
4.文章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