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选文,完成1-5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

阅读选文,完成1-5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

题型:辽宁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阅读选文,完成1-5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选自《三峡》)
  【乙】六里,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独高垂,如匹练界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之下流也。……从其后西二里,蹑峻凌崖。其崖高穹溪上,与对崖骈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选自《游大理日记》)
  【注释】①派:量词。②界:隔断。③清碧:溪水名。④下流:河流的下游。⑤蹑:踩、踏。⑥穹:隆起。⑦骈:并列。
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1)隐天日:___________
(2)或王命急:_________
(3)有峰东而下:_______
2.下面句子中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渡溪     而或长烟空(《岳阳楼记》)
B.即清碧下流也 水陆草木花(《爱莲谚》)
C.与对崖骈如门 隳乎南北(《捕蛇者说》)
D.耸下削    书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西向觅小径入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
5.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遮藏
  (2)宣布,传达
  (3)环绕
2.B
3.(1)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峡谷的两岸都是山连着山,一点没有断缺的地方。
  (2)(我)于是向西寻找小路走入峡谷。(意对即可)
4.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峰当其后
5.甲.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或全句。
  乙.溪破其中出。
举一反三
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完成1-4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对下面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山共色——共色:同样的颜色。
B、急湍甚箭——甚箭:即“甚于箭”,比箭还快。
C.好鸟相鸣——相鸣:相互鸣叫。
D、千转不穷——千转:长久不断地叫。
2、对下面句中加粗的文言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烟净——俱:都。
B、觉见卧闻,俱精神——用:使用。
C、侯夫观人风者得焉——以:用来。
D、策之不其道——以:按照。
3、对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    译文:(船)随着江流飘荡。
B、嘤嘤成韵    译文: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C、望峰息心    译文: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心就会想去栖息。
D、窥谷忘反    译文: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4、下面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课文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描述行旅抒发自己心志的一封信,属山水小品,是骈文文中少有的佳作。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八个字是全文的纲,“奇”“异”二字高度概括了自富阳至桐庐间山水的特点。
C、“负势竞上”、“争高直指”,作者以动写静,给本来是静止的山,赋予了奋发向上的无穷的生命力。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表现了作者获得功名后在大自然中陶醉的心情。
题型:四川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乃人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张楚。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节选在《史记·陈涉世家》)
1.选出下列加粗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
A.徒皆曰:“敬受命。”  予作文以记之
B.吴广爱人  春冬之时,则湍绿潭,回清倒影
C.伐无,诛暴秦  伐竹取 ,下见小潭
D.由是无陈王者  故人不独其亲
2.选出下列加粗虚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     )
A.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余人各复延至
B.激怒其众  寡人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C.自辩数,置  由是先社遂诣亮,凡三往,
D.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  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祠中
3.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四川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甲】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 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乙】
蜘蛛杀蛇
  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蛇复昂首待之。蜘蛛引丝疾上,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③其脑,果腹而去。(选自薛福成《庸庵笔记》,略有改动)  
【注释】①飙下:带着一股风跳下。②踞:趴。③盬(gǔ):吸饮。
1.解释下列词。
A.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好事:___________         
B.虎大骇,远遁   遁:___________         
C.果腹而去          果腹:___________         
D.蜘蛛引丝疾上   疾: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1)驴不胜怒,蹄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蛇复昂首待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1)【甲】文中老虎对驴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从“    A   ”到“觉无异能者”,再到“    B   ”。 
【乙】文“如是者三四次”中的“是”指代的具体内容是:“       C      ”。(请用选文原句填空)
(2)甲、乙两文都写了动物斗争的过程,但描写方法不同:甲文侧重描写虎的   A    ;乙文侧重描写蜘蛛的    B    
4.驴和蜘蛛的斗争过程,引人深思。请任选其中一种,说说你从它身上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云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食喻
  国朝尚书刘南垣公,告老家居。有直指使者,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
  俟其来款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饭,能对食乎?”直指以师命,不敢辞。
  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
  少顷,佳肴美耘,罗列盈前,不能下箸。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原无精粗,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直指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责人。
【注释】①刘南垣公:指曾任明朝尚书的刘麟。②直指使:官职名。③属吏:部下。④款:款待。⑤箸:筷子。⑥飧(sūn):本指晚饭,这里指饭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含义。
(1)其来款之      俟:____________                    
(2)无人治具        治具:_____________                  
(3)自过午        朝:_______________                    
(4)直指其训      谕: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南垣公曾在朝中担任尚书,后告老还乡,当他听说自己的一个学生做官以后常因饭菜不合口味而责难部下时,他就出面开导,让其知错而改。
B.直指使食甘餍肥、挑剔饮食是因为他没有挨过饿,刘南垣公让他饿了一个上午,才拿出粗食给他吃,他照样吃得很香甜。
C.本文人物描写非常精彩,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手法,寥寥几笔就将刘南垣公的老成持重、直指使的年少轻狂刻画得栩栩如生。
D.这篇文章启示我们,从来没有吃过苦的年轻人,应该有意识地把自己放在艰苦的环境里锻炼,这样有利于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刘麟教育学生的过程及结果,并对他的教育方法进行评价。
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云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课内精读。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的意思。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尾处谢太傅对两个人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结尾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