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文阅读。君不侮臣刘 向 赵简子上羊肠之坂①,群臣皆偏袒推车,而虎会独担载行歌不推车。简子曰:“寡人上坂,群臣皆推车,会独担戟行歌不推车,是会为人臣侮其主;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类文阅读。 |
君不侮臣 刘 向 |
赵简子上羊肠之坂①,群臣皆偏袒推车,而虎会独担载行歌不推车。简子曰:“寡人上坂,群臣皆推车,会独担戟行歌不推车,是会为人臣侮其主;为人臣侮其主,其罪何若?”虎会对曰:“为人臣而侮其主者,死而又死。”简子曰:“何谓死而又死?”虎会曰:“身死,妻子又死,若是为死而又死。君既闻为人臣而侮其主者之罪矣!君亦闻为人君而侮其臣者乎?”简子曰:“为人君而侮其臣者何若?”虎会对曰:“为人君而侮其臣者,智者不为谋,辩者不为使,勇者不为斗。智者不为谋,则社稷危;辩者不为使②,则使③不通;勇者不为斗;则边境侵。”简子曰:“善。”乃罢群臣推车。为士大夫置酒与群臣饮,以虎会为上客。(选自《新序·杂事》) [注释]①坂:bǎn,山坡,斜坡。②使:动词,充当使节。③使:名词,使者。这里指外交关系。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1)身死,妻子又死。 妻子:________________ (2)智者不为谋,则社稷危。 危: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为人臣侮其主,其罪何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子曰:“善。”乃罢群臣推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宥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选文看,赵筒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古以来,君贵臣贱,本文却指出君侮臣对国家的严重危害,你认为其中包含着什么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1)妻子和儿女;(2)危险。 2.(1)做人臣的侮辱他的君主,该当何罪? (2)赵简子说:“好吧!”于是停止了让群臣推车。 3.排比。增强语势,强调了人君侮辱人臣的严重后果。 4.善于纳谏,知错就改。 5.君臣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君敬臣,臣才愿为君效命:国家利益重于个人权威。) (意思对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各题。 |
孙权劝学 |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3)蒙乃始就学。( ) (4)卿今当涂掌事( ) 2.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孙权指导鲁肃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通过叙述孙权劝学及吕蒙经过学习之后发生的巨大变化,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及作用,对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少而***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愿借子***之 愿:希望 B.公输盘不说 说:通“悦”,高兴 C.吾义固不***人 固:坚决 D.然胡不已乎 已:停止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将以攻宋 扶苏以数谏故 B.子墨子闻之 辍耕之垄上 C.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知而不争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子热心救世,反对战争。在得知楚将攻宋的消息后,为阻止战争爆发,昼夜兼程,不辞辛劳,赶到楚国进行劝说。 B.墨子辩术高明。他先言其他,诱使公输盘落入圈套,然后一针见血,从几个方面批驳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C.公输盘在墨子的劝说下,明白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 D.这段文字以对话为主,语气时缓时急,语言长短交错,富于表现力,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①,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②,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③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中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到传》) 【注释】①三晋之兵:这里专指魏军。②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用急行军走百里去争取胜利,会使上将遭到失败(因与后续部队脱节)。③白:使……露出白木。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齐使田忌将而往 将:率兵 B、士卒亡者过半矣 亡:死亡 C、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期:约定 D、乃钻火烛之 烛:照亮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孙膑为取得战斗的胜利,采取了哪些好的做法?请归纳回答,并写出相应的依据。(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孝公①既用卫鞅②,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③黥④,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注释】 ①孝公:秦孝公。②卫鞅:人名,即商鞅。③虔:人名。④黥:古代的一种肉刑。 1、与文中“将法太子”的“将”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 B、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答谢中书书》) 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给文中句子用“/”断句。 太 子 君 嗣 也 不 可 施 刑 刑 其 傅 公 子 虔 黥 其 师 公 孙 贾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本文看,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③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多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⑤故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⑦寡助之至,亲戚畔之。⑧多助之至,天下顺之。⑨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1)得道者多助: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委而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兵革非不坚利也:_________________ (4)天下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环而攻之而不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第①句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B.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不是论战争,而是借论战争来说明实行“王道”的必要性。 C.本文②~④句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D.本文是讲民心向背的: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否则就会失败。 4.填空。 (1)在文中空缺处填上课文原句。 (2)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著名论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