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周幽王失信身亡》一文,完成1-3题。周幽王失信身亡 周宅酆镐,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堡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
题型:月考题难度:来源:
阅读《周幽王失信身亡》一文,完成1-3题。 |
周幽王失信身亡 |
周宅酆镐,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堡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至而无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丽山之下,为天下笑。 1、解释下面加粗词语的意义。 (1)戎寇尝至( ) (2)褒姒大说喜之( ) (3)因数击鼓( ) (4)为天下笑( ) 2、翻译下面句子。 (1)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至而无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幽王为什么会死于丽山之下?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略”。 2、(1)如果戎族人侵,就传递鼓声相互告知,让诸侯的军队都来救护天子。 (2)周幽王想要褒姒欢笑,因此屡次使人击鼓,诸侯的军队来到却没有人侵的敌人。 3、“略”。 (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各题。 |
赵普 |
(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莞,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2)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选自《宋史》) 1.解释文中加粗词语。 ① 习: ② 发: ③ 为: ④ 明日: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太祖常劝以读书。 译文: ② 闺户启筐取书,读之竟日。 译文: ③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译文: 3.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从文中看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 答: 4.对赵普的举荐,太祖的态度是“不用”、“亦不用”、“卒用”,你从太祖的这种变化中读出了什么? 答: |
阅读柳宗元的《黔之驴》,完成1~9题。 |
黔之驴 |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口阚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加粗字读音有误的是( ) A.益狎(xiá) 大(hǎn) B.大骇(hài) 窥之(kuī) C.跳踉(liáng) 噬人(shì) D.远遁(xún) 黔驴(qián) 2.解释加粗的字词。 A.有好事者船载以入_______________ B.驴不胜怒,蹄之_______________ C.以为且噬己也_______________ D.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_____________ 3.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B.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C.计之曰:“技止此耳!” D.虎大骇,远遁。 4.下列语句翻译不恰当的项是: (1)下列语句翻译不恰当的项是( ) A.尽其肉,乃去。 译为:(老虎)吃光驴的肉,就走了。 B.虎因喜,计之曰。 译为:老虎因此高兴起来,心里盘算这情况说。 C.觉无异能者。 译为:觉得(驴)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似的。 D.益习其声。 译为:渐渐习惯了驴的叫声。 (2)下列语句翻译不恰当的项是( ) A.至则无可用。 译为:运到后,就没什么用处。 B.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译为:认为(驴)要咬自己,十分的害怕。 C.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译为:渐渐地走出(树林)靠近驴,非常小心谨慎,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D.因跳踉大口阚 ,断其喉。 译为:于是跳跃起来,大声怒吼着,咬断了驴的喉咙。 5.翻译下列句子。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驴不胜怒,蹄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文中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分为六个层次,请找出各层次中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对课文的相关分析欠准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寓言,通过虎吃驴的过程讽刺了那些本无才能却身居高位、仗势欺人的达官显贵。同时告诉我们掌握真本领、真才***重要性。 B.本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语言细腻、生动,尤其是对老虎的心理描写。如“虎因喜,计之曰”,一喜一计就把老虎因摸清驴的底细而高兴至极的心理描写得栩栩如生。 C.“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中“遁”“恐”就是写出了老虎在未认清驴的本来面目之前被驴的庞大外形吓得惊恐万状的情形。 D.“荡倚冲冒”意思是“碰撞、倚靠、冲撞、冒犯”,是老虎为进一步认(摸)清驴的底细而对驴进行千方百计的挑逗,由此可见,老虎的机智,大胆而有谋略。 8.《黔之驴》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9.老虎吃了驴子以后,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发挥想像,写一篇400字以上的短文。 |
阅读刘禹锡的《陋室铭》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
陋室铭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在选文中用“‖”将以上文段划分为三个层次。 2.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 (1)斯: (2)馨: (3)案牍: (4)劳形: 3.下面所列各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孔子云:何陋之有?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点明全文主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全文的点睛之笔是:_____________。 5.作者引用“何陋之有”的用意在于说明( ) A.陋室简陋 B.陋室不陋 C.陋室不好 D.陋室很陋 6.这篇文章要表达的意思是( ) A.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B.世人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C.作者希望自己像诸葛亮、扬子云那样居住简陋,以便受到世人的敬仰。 D.世人应以诸葛亮、扬子云为榜样,不追求高雅的居室,以便受人敬仰。 7.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出对仙人生活的羡慕和追求。 B.表现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C.表现了身居陋室而怡然自得的心情。 D.表现了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志趣。 8.指出龙、仙比喻什么? 9.学习了《陋室铭》,我们看到了作者刘禹锡那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那么是不是说要想达到较高的精神境界就必须放弃物质上的需求呢?谈谈你的看法,限200字左右。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
【乙】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
(选自袁宏道《满井游记》)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 (1)雾凇沆砀:____ (2)是金陵人,客此:_____ (3)冻风时作:____ (4)而此地适与余近:_____ 2、下列句子中的“其”与例句中的“其”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问其姓氏。 A、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B、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 C、其乡人曰。(《曹刿论战》)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篇写景散文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 【甲】文写出了雪后西湖___________之景________的特点. 【乙】文则表现了满井早春_________的特点。 5、【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周敦颐的《爱莲说》 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
爱莲说 |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给下列字注音: 蕃( ) 濯( ) 亵( ) 鲜( ) 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晋 陶 渊 明 独 爱 菊 (2)可 远 观 而 不 可 亵 玩 焉 3.下面句中加粗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可爱者甚蕃(多) ②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③亭亭净植(种植) 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⑤陶后鲜有闻(陶渊明的后代、后裔)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③⑤⑥ 4.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 译文:自从李姓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很喜爱牡丹。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可是不能摧残玩弄它。 C.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译文:莲花香气远飘,更加清香,高高地直立在水面上。 D.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文:水里陆地上的草本花与木本花,可爱的很多。 5.用上面文段中的原句回答。 (1)文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以莲花为歌颂对象,却几次提到菊花、牡丹,这样写的用意是( ) A.菊花、牡丹、莲 花各有不凡之处,都是作者颂扬的爱物。 B.“莲”虽美,可是菊花和牡丹更加雍容华贵。 C.以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来衬托莲花的种种美德。 D.写牡丹来讥讽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写菊花来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7.《爱莲说》一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旨在托物言志。文中牡丹、莲花各比喻生活中的什么人?你怎样看待拜金主义者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牡丹之爱”? “牡丹”比喻____________ ________ “莲花”比喻_____________ _______ 看法:________________ ____ 8.作者说:“莲,花之君子者也。”从他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9.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花,并用一句话概括喜爱的原因: 最喜爱的花:_________ ___ 喜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