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甲)人琴俱亡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

文言文阅读。(甲)人琴俱亡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来源:
文言文阅读。(甲)人琴俱亡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乙)肝肠寸断
  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世说新语·伤逝》)
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用法相同或意思相近的两项是(   )和(   )
A、王子猷、子敬俱毒 寡人反取
B、因恸绝久 多趣味
C、因恸良久 至便即
D、月余亦 用其人
E、破视腹中 实味不同
F、子敬先亡 臣请缚一人过王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猷子敬兄弟情深,然而,子猷奔丧却有很多反常行为,如“了不悲”“都不哭”,又如弹琴、掷琴等,请问你是怎样理解他这种行为的?请从题中举一例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琴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位列“琴棋书画”之首,其文化内涵已远远超出了音乐的范畴。古人常常用琴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譬如:伯牙绝弦、戴逵破琴、广陵散绝等等。请选择其中一则典故,也可写你所知道的其它相关典故,并写出琴主借琴抒发了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E
2、①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死过去。一个多月后,(王子猷)也去世了。
   ②幼猴的妈妈沿岸一直跟着,哀鸣哭号,走了一百多里都不肯离去。最后母猴跳到船上,刚落甲板就气绝身亡。
3、①不是真的“不悲”“不哭”,而是压抑悲痛,所以才有“恸绝”,睹物思情,悲痛就爆发出来了。
②弹琴、掷琴,这是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是他悲痛到极致的表现。(意思对即可)
4、例如:
伯牙绝弦——抒发对知音不在的沉痛(写出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知己情谊非常深厚、知音难觅的情感)
戴逵破琴——寄托不事权贵、坚贞不移的高尚情操。
广陵散绝——嵇康借琴音表现了超然物外、从容赴死的气度。
举一反三
阅读《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和《满井游记》,回答问题。
1.用“|”标出下面画线句中最明显的一处停顿。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天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字。
折蛇行,明灭可见(   )
②泉而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
杖登岳,面东而上,土岗浅阜。(   )
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3.翻译下面句子。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和《满井游记》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的感受。试说说你从这三篇课文中看出来三位作者怎样不同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宁夏自治区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比较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甲)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裸,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选自张岱《于园》)
  (乙)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福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选自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
  注释:①公:魏国公,指韩琦(1008——1075),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北宋大臣,执政多年,并曾与范仲淹率兵同抗西夏,世称“韩范”。②至和:年号。③武康之节:武康节度使的身份。④昼锦:项羽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韩琦以宰相回乡任官,极感荣耀,故名。然绝非小人得志后的矜夸炫耀。⑤遗(wèi):赠与。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惫思。
(1)园中无他奇                    奇_________________
(2)至于园可无矣             憾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俱以假山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甲)文中摘录句子,完成下面填空。
写前堂,以实奇;写后厅,______________;写卧房槛外,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作者所抒发的赞美之情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晏子使楚》,回答问题。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于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回:“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妻子入见,立有间。公日:“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①景公:齐国国君。③霁(jì):天放晴。③被:同“披”。④陛:皇宫的台阶。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其实味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①吏二一人诣王(   )
②晏子席对曰(   )
③齐人善盗乎(   )
④叶相似(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什么?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两人,略作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安徽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三峡》,回答下面的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略无处(   )
(2)夏水陵(   )
(3)多趣味(   )
(4)晴初霜(   )
2.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课文时,要把省略的部分补出来,请你补出下边句子中省略的词。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①清②荣③峻④茂,良多趣味。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   )。提示:从视角的角度。
5.根据文中内容,解释“峡”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后一句诗写出了渔者怎样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黑龙江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比较文言选段,回答问题。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老妪与虎
  曾有老妪山行,见一兽如大虫,羸然跬步而不进,若伤其足者。妪因即之,而虎举前足以示妪。妪看之,乃有芒刺在掌下,因为拔之。俄而虎奋迅吼,别妪而去,似媿其恩者。
  及归,翌日,自外掷麋鹿狐兔至于庭者,日无阙焉。妪登垣视之,乃前伤虎也,因为亲族具言其事,而心异之。
  一旦,忽掷一死人,血肉狼藉,乃被村人凶者呵捕,云杀人。妪具说其由,始得释缚。乃登垣伺其虎至,而语之曰:“感则感矣,叩头大王,已后更莫抛人来也!”(选自《唐语林》,该书编撰者传为宋代王谠。)
【注释】①跬:半步。②媿:通“愧”,这里有谢的意思。③阙:同“缺”,空缺。
1.理解加粗词语的含义。
(1)莫知(   )
(2)稍近益(   )
(3)而心之(   )
(4)妪说其由(   )
2.下列加粗虚词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神(把)    而虎举前足示妪(凭借)
B.往来视之(然而) 羸跬步而不进(然后)
C.计曰(代“驴发怒只能用蹄踢”这件事。) 妪因即(代受伤的老虎)
D.别妪去(表顺承,就)          语之曰(表转折,却)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感则感矣,叩头大王,已后更莫抛人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这句话运用对老虎进行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文中的描写的老虎的形象有哪些异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甲】文中“驴”和【乙】文中的“老虎”,你从它们身上分别懂得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