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万钟于我何焉                       加___________
(2)为身死而不受                       乡___________
(3)今为妻妾之为之                   奉___________
(4)是亦不可以乎                       已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出下面句子中括号里省略的内容。
乡为____________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_,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4、《孟子》中有这样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你认为其中的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行道之人”和“乞人”的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益处、好处 
   (2)通“向”,从前 
   (3)侍奉 
   (4)停止、放弃
2、轻蔑地、呵斥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3、义;万钟或施舍
4、“贫贱不能移”或第二句。
举一反三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锅巴救命
  吴郡陈某,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陈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伫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陈独以焦饭得活。
  注释:①铛:铁锅。②主簿:掌管文书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③伫录:贮藏。④遗:赠送。⑤未展:来不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母食铛底焦饭           好__________
(2)装一囊              恒__________
(3)战沪渎              于__________
(4)逃山泽              走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则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悟?写出你感悟最深的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傅说于版筑之间             举________
(2)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      是________
(3)困于心于虑而后作         衡________
(4)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饿其体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恒过然后能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金壶丹书
    《晏子春秋》
  景公游于纪,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公曰:“善哉,如若言!食鱼无反,则恶其鳋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晏子对曰:“不然。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晏子对曰:“有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于闾;纪有此言,注之壶,不亡何待乎?”
  【注解】①《晏子春秋》:一部记载晏子言行的散文著作。晏子,名婴,春秋时齐国的国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②景公:春秋时齐国的国君。③纪:原是一个诸侯国,后为齐国兼并。④鳋(sāo):鱼腥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勿乘马                驽__________
(2)则其鳋也            恶__________
(3)何以亡也               何以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这个句子的意思。
君子有道,悬于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这则故事所蕴含的一个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萧诚自务札翰,李邕恒自言别书,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将谓称意,以呈邕,邕辄不许。萧疾其掩己,遂假作古帖数幅,朝夕把玩,令其故暗,见者皆以为数百年书也。萧诣邕云:“有右军真迹,宝之已久,欲呈大匠。”李邕欣然愿见。萧故迟回旬日,未肯出也。后因论及,李固请见,曰:“许而不出,得非诳乎!”萧于是令家童归见取。既至,李寻绎久,云是真物,平生未见。在坐者咸以为然。数日,萧默候邕宾客云集,因谓李曰:“公常不许诚书,昨所呈数纸,幼时书,何故呼为真迹?鉴将何在?”邕愕然曰:“试更取之。”及见,略开视,至床上,曰:“子细⑩看之,亦未能好。”(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有删改)
  [注]①札翰:这里指书法。②李邕:唐代书法家。③别:鉴别。④许:赞扬。⑤右军:即东晋书法家王羲之。⑥大匠:指某方面造诣很深的人。⑦迟回:指拖延。⑧寻绎:这里指反复研究。⑨床上:指座榻。⑩子细:即仔细。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朝夕把玩,令其暗(陈旧)
B.有右军真迹,之已久(珍爱)
C.而不出,得非诳乎(答应)
D.昨所呈数纸,幼时(文章)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呈邕必       分人
B.萧疾掩己      如土石何
C.谓李曰       宅边有五柳树,以为号焉
D.子细看       当余从师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在坐者咸以为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何故呼为真迹?鉴将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中材料,对李邕这一人物作简要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然后完成问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足肤皲裂不知________________ (2)久而和________________
(3)同舍生皆绮绣________________ (4)余则缊袍衣处其间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段内容,请你具体指出作者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末句说:“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并根据你对作者的了解谈谈你的感受或从中受到的启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人读书像本文作者宋濂一样勤奋、刻苦的可谓不胜枚举。如战国时期苏秦、晋时孙敬的“____________”(填一个成语)是克制自己的困乏,孙康、车胤的“___________”(填一个成语)是利用有限的外部条件。
题型:四川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