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②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吐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有此物否?”答曰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②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吐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有此物否?”答曰

题型:广东省月考题难度:来源: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吐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注:①菱:即菱角。 ② 仕:做官。
1、解释划线的词。
  席上菱(  )  曰(  )
2、翻译句子。
(1)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本文,你有何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吃;有人
2、(1)连壳一起吃,是想用来清除热气。
  (2)前山后山,哪个地方没有!
3、无论碰到什么事,不要不懂装懂。如果自以为是,只会惹来笑话。(意思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伤仲永》,完成下面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父异焉,借旁近与,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1、选段出自《伤仲永》,这篇文章选自《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2、解释文中划线的字。
以钱币乞之。 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日仲永环于邑人。 扳:____________ 谒:____________
3、对“稍稍宾客其父”的翻译正确的是[     ]
A、偶尔请他父亲去作一次客。
B、他父亲慢慢明白了该怎样去作客。
C、渐渐用宾客之礼对待他父亲。
D、宾客渐渐去他父亲那里作客。
4、用文中原句填空。
  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_________”。 他父亲的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仔细揣摩语段中划线的四个“之”字所指代的对象的不同,试对它们作两次选择,第一次应选出____,第二次应选出______。[     ]
A、忽啼求之
B、借旁近与之
C、传一乡秀才观之
D、或以钱币乞之
题型:四川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仔细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回答下列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的地方。
  元 方 入 门 不 顾  
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陈太丘与友行(  )
 ②尊君在(  )  
 ③下车之(  )
 ④入门不(  )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本文可以看出陈太丘的友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元方的语言中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尾写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③余常于上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童趣》节选自《  》 。
2.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1)项为之(  )
(2)正浓(  )
(3)出神(  )
(4)数十(  )
3.“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句话中庞然大物指的是__________,所拔之“山”是________,所倒之“树”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篇课文中,你感到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虎求①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解:①求:寻找,寻求。②长(zhǎng):首领,掌管。③然:是的,对的。
1、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两处)
  观 百 兽 之 见 我 而 敢 不 走 乎?
2、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A、无敢食我也(  )   
B、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乎? (  )
C、遂与之行 (  )  
D、兽见之走 (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这则故事的内容写出相应的成语:_____________。       
5、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山市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未几,高垣睥睨(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
B.城市依稀而已(模糊不清)
C.惟危楼一座(危险的楼)
D.数至八层,如星点(才)
2.本文说明的顺序是[     ]
A.空间顺序
B.游踪顺序
C.时间顺序
D.逻辑顺序
3.从文中共有五个表示时间的词语,请摘出其中三个并加以解释,然后说明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切乌有”中的“乌有”意为____________,有一个含有“乌有”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
5.用现代汉语翻译最后一句话。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