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鄙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
题型:云南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鄙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蓸刿论战》选自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和文学著作《 》。本文记述了 (战役名)是古代一个著名的战例。 2.下列各组画线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 ] |
A.公问其故 温故而知新 B.战于长勺 生于忧患 C.登轼而望之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战则请从 民弗从也 3.下列画线词与现代汉语的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
[ ] |
A.可以一战 B.肉食者鄙 C.下视其辙 D.牺牲玉帛 4.翻译句子。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联系我国汶川、玉树地震及西南干旱的实际谈谈党和国家***如何做到取信于民的? |
答案
1.《左传》 长勺之战。 2.D 3.C 4.(1)译: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竭尽了。 (2)译: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弄清楚,也一定要按照实情来处理。 5.“略” |
举一反三
【甲】步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阡陌交通 (2)无论魏晋 (3)选贤与能 (4)是谓大同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3.甲、乙两文都反映了古人对人类美好社会的追求,不同的是,甲文对理想社会进行了 ,乙文则是 。 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说了些什么?为什么皆叹惋? 5.从《桃花源记》和《大道之行》中,你认为两篇文章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结合当今社会实际,简要说出你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 |
桃花源记 |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本文作者是 , (朝代)著名田园诗人。 2.下列几句话,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 |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解释下面句中画线的词语。 (1)欲穷其林 穷: (2)便要还家 要: 4.解释下列文言语句。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解释: (2)未果,寻病终。 解释: 5.阅读下面的古诗,对比这篇文章,回答问题。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从《桃花源记》与《归园田居》对比来看,描写的生活有怎样的相同之处? (2)从《桃花源记》的主题来看,诗人为什么向往诸如《归园田居》那样的生活状态? |
任座直言 《资质通鉴》 |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①,克之;以封其子击②。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③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注释】①魏文侯:名魏斯,魏国的国君。“文”是其谥号。乐(yuè)羊:人名。中山:战国时代的小国,在今河北省定县。②封:帝王以土地,爵位、名号赐人。击:魏击,后继承君位,即魏武侯。③趋:礼貌性的小步走,表示恭敬。 1.解释下列画线字在字文中的含义。 (1)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 (2)我何如主 (3)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2.下面方框中的文字出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向者任座之言直”的“向”应选择的义项是 。 3.请用“/”给下面一句话断句。 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 译文: 5.简答。 (1)任座和翟璜各自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2)魏文侯对待任座的态度前后有何不同? |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神、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遗: 遗: (2)试用于昔日 于: (3)衡于虑 衡: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 出: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译文: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文: 3.从【甲】文看,诸葛亮向刘禅举荐大臣的标准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由此引出贯穿全篇的用人思想是什么?(用未选部分的原文回答) 答: 4.【乙】文中作者认为国家要想长治久安,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答: 5.【甲】【乙】选段的作者均提出了治国的策略。【甲】文第一段强调了 【乙】文强调了 。 |
《唐睢不辱使命》 (节选) |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画线词。 (1)秦王怫然怒( ) (2)以头抢地耳( ) (3)休祲降于天( ) (4)秦王色挠 ( ) 2、下面画线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 ] |
A、免冠徒跣 徒以有先生也 B、若为佣耕 若士必怒 C、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因使唐睢使于秦 D、受地于先王 仓鹰击于殿上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臣而将四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