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梁祝文化的主题阅读(16分)【故事传说】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传说有好几个版本,流传最广的是以下两个版本:浙江上虞版——故事讲述的是上虞祝家庄才女祝英台,

关于梁祝文化的主题阅读(16分)【故事传说】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传说有好几个版本,流传最广的是以下两个版本:浙江上虞版——故事讲述的是上虞祝家庄才女祝英台,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关于梁祝文化的主题阅读(16分)
【故事传说】
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传说有好几个版本,流传最广的是以下两个版本:
浙江上虞版——故事讲述的是上虞祝家庄才女祝英台,女扮男装赴杭求学,途中邂逅同时到杭州求学的会稽书生梁山伯,于是双双结伴到杭州游学,期间同窗三载,形影不离,结下深厚情义。祝英台学成先归,二年后梁山伯到上虞寻访祝英台时,真相大白,方知祝英台是女儿身,遂回家告知父母,意欲娶其为妻,不料此时祝英台已由父母之命许配马家,梁山伯知后追悔莫及。三年后梁山伯出任鄞县县令,终因多年相思成疾,一病不起,死后葬鄞城西清道山下。梁死后第二年祝英台出嫁途中,路经梁墓,风浪大作,闻此处就是梁山伯葬地之后,不禁悲从中来,上山在墓前痛哭亡灵,情义感动天地,只见梁山伯墓突然地裂开一道口子,祝英台纵身跃入,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山东微山版——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有“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为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重修梁祝墓、祠时所立。碑文记载祝英台家居济宁九曲村,其父祝员外因没有儿子,十分苦恼。祝英台是为解父忧才女扮男装求学。梁祝二人同窗三年。一日英台思乡回家,山伯得知真相,往其门拜访,别后不一载,疾终于家,葬于吴桥东邹县。英台眼见马家迎亲将至,苦思山伯,情深意切,祝英台悲伤而死。士大夫们被祝英台事父至孝及对梁氏矢一而终感动,为二人修合葬墓。现曲阜孔庙还保有“梁祝读书处”,在峄山上还有“梁祝读书洞”、“梁祝祠”等遗址。
【故事特点】
梁祝传说富有江南地方特色,清风杨柳,缠绵悱恻,这种柔美的艺术形式,反映了江南百姓的审美心理特点,也显示出梁祝传说产生的地域环境特色;奇丽的情节结构体现了人类对于爱情的忠贞精神;梁祝传说在流传过程中被鼓词、故事、歌谣、传奇、木鱼书、戏剧、曲艺、音乐等艺术形式接受,从而使梁祝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中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艺术,并形成了庞大独特的梁祝文化。
【梁祝文化公园】
梁祝文化公园,位于浙江宁波西郊。梁祝文化公园是一座爱情主题公园,是梁祝故事的发源地。它以梁祝爱情传说作为美丽的故事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绚丽多姿的一页。梁祝故事起源于东晋,距今有1600多年的历史。据全国众多地方志及宁波史料记载,梁山伯乃绍兴会稽人士,在鄞县(今鄞州区)担任县令,积劳病逝,安葬于清道源九龙墟(梁祝公园地址)。梁祝文化公园是以梁山伯庙为主体,以梁祝故事情节为主导游线的风景旅游名胜。三届中国梁祝婚俗节的成功举办让他享誉海内外。(摘自新浪网)
【化蝶雕像】

小题1:说说上虞版和微山版的梁祝故事传说有什么不同之处?(4分)
小题2:梁祝故事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它能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一种文化。(4分)
小题3:对照文本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从对梁祝故事的考证来看历史上确实有梁山伯和祝英台其人。
B.梁山伯与祝英台被人们称为“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可见其爱情的忠贞感人。
C.上虞版的故事印证了梁祝公园里梁山伯墓是真实可信的。
D.梁祝公园的梁山伯墓发掘证实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的“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是伪造的。
小题4:梁祝文化公园有一“化蝶雕塑”(如图),请你对这个雕塑向游客作一番介绍。(不少于80字)(5分)
答案

小题1:故事发生的地点不同:一个在浙江上虞,一个在山东微山。(2分)故事结尾不同:一个是梁山伯死后,祝英台祭山伯坟时墓开裂,投身墓中,最后梁祝化为蝴蝶;一个是梁山伯死后,祝英台悲伤而死,士大夫为其真情感动,将二人合葬一处。(2分)
小题2:特点:清风杨柳,缠绵悱恻,情感柔美,情节奇丽(2分)梁祝对爱情的忠贞精神符合百姓的审美心理,艺术家通过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故事,于是故事就流传开来,形成了独特的梁祝文化。(2分)
小题3:D
小题4:这个雕塑展现的是梁祝化蝶时一瞬间的形象。在造型上,梁祝轻轻相挽、面面相对,力求充分展示化蝶时爱情的神奇魅力。雕像线条流畅生动,飘飘欲仙,山伯的翅膀舒展向上,反映出男性的阳刚美,而祝英台的翅膀则做了更多的装饰,反映出女性的优雅柔美。雕塑有浓重的浪漫色彩,极具艺术震撼力。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从文章开头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传说的流传最广的两个版本,可以知道,上虞版和微山版的梁祝故事传说的不同之处有两个,一是故事发生的地点不同:一个在浙江上虞,一个在山东微山。二是故事结尾不同:一个是梁山伯死后,祝英台祭山伯坟时墓开裂,投身墓中,最后梁祝化为蝴蝶;一个是梁山伯死后,祝英台悲伤而死,士大夫为其真情感动,将二人合葬一处。
小题2:
试题分析:梁祝故事有什么特点,它能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一种文化的原因,可以从文章第二大部分中可以找出来。梁祝故事特点:清风杨柳,缠绵悱恻,情感柔美,情节奇丽。原因是梁祝对爱情的忠贞精神符合百姓的审美心理,艺术家通过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故事,于是故事就流传开来,形成了独特的梁祝文化。
小题3:
试题分析:根据文中“梁祝文化公园”部分中介绍到“据全国众多地方志及宁波史料记载,梁山伯乃绍兴会稽人士,在鄞县(今鄞州区)担任县令,积劳病逝,安葬于清道源九龙墟(梁祝公园地址),梁祝文化公园是以梁山伯庙为主体,以梁祝故事情节为主导游线的风景旅游名胜。”可以知道,梁祝公园的梁山伯墓发掘证实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的“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不是伪造的。所以D的说法不正确。
小题4:
试题分析:对这个“化蝶雕塑”向游客作一番介绍,这是一个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那么考生可以从造型,装饰,色彩等方面去作介绍,也可以根据文中的一些介绍,进行概括性的评价。
举一反三
(6分)
埃菲尔铁塔
①埃菲尔铁塔由建筑工程师居斯塔夫·埃菲尔设计。在建筑过程中,他精打细算,一丝不苟,尽量杜绝一丝一毫的偏差。他在勒瓦卢瓦工地上搭起的巨大“积木”,精确度几乎高达1/10毫米。1888年春天,4根倾斜的塔柱开始合拢。第一块板安上去时,每个孔洞都相当精确以至铆接时都不用锉一下。铁塔的安装工作于1888年4月5日彻底竣工。全部工程仅费时21个半月,耗资7799401法郎(埃菲尔原预算为8000000法郎)。
②建成后的铁塔高320米,分三层,共1711级台阶,分别在离地面57米、115米和276米处建有平台。据说,该塔共用钢铁7000吨,12000个金属部件,由250只铆钉连结起来。 1889年5月15日11点50分,埃菲尔为国际博览会开幕式剪彩,是他亲手将法兰西的国旗第一次升到了三百多米的高空。为了铭记这位钢铁建筑之父,人们将铁塔命名为“埃菲尔铁塔”。并在塔下为他塑了一座半身铜像。直到今天,参观铁塔的各国游客络绎不绝,估计总数已达1.9亿多,其中有近8000万人次登上了铁塔。
③从1889年到现在,已经100多年了。在这100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埃菲尔铁塔目睹了多少喜怒哀乐,悲欢离合。1892年,巴黎的一位面包师脚踩高跷,成功地迈过了363级台阶,到达了铁塔的第一层平台。1912年,有一“鸟人”用自制的翅膀从塔上飞下来,折断了双腿。1923年,一位体育专栏作家骑着自行车从塔上驶了下来。1945年,竟有人驾着飞机成功地从铁塔的脚柱下穿过。此后,有骑独轮脚踏车驶下铁塔的;有似登山运动员攀登铁塔的,五花八门,各显其能。但最为大喜大悲的例子是:1965年,一位西班牙游人在欢乐之中忘乎所以,竟将妻子从塔上扔入空中。此外,从1898年第一次有人在这里自***开始,至今已有大约400多人从塔上纵身跃下或是上吊身亡。更为离奇的是,竟有骗子两次企图将铁塔当废铁出售……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一切无疑是埃菲尔铁塔闻名于世的有力见证。
④今天,埃菲尔铁塔已成为法国和巴黎的标志。
小题1:有人认为“他在勒瓦卢瓦工地上搭起的巨大‘积木’,精确度几乎高达1/10毫米”一句中的“几乎”一词可有可无,对此你有何看法?理由是什么?(2分)
小题2:第①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3:第③段“此外”以前的内容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
水体富营养化
①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由干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从而引起的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一种现象。调查表明,全球有30%-40%的湖泊和水库受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的影响。如何解决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②根据水处理原理的不同,目前国内外用于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工程技术可分为物理净化法、化学净化法、生物净化法和自然净化法。
③物理净化法是通过引水稀释、机械打捞、污水过滤或疏浚底泥对污染水体进行人工净化的方法。这类方法技术设备简单,易于操作,短期内处理效果十分明显。南京玄武湖曾出现水质恶化、污染物大量淤积的现象,后来完成清淤,并灌入相对清洁的长江水,短时间内,湖水质量明显改善。但清淤两个月后,随着水温升高,藻类又大量滋生。
④化学净化法是向污染水体投加化学药剂去除水体中污染物的方法。药剂与污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快速***死藻类。由于需要投加化学药剂,化学净化法不仅治理费用较高,而且易造成二次污染。
⑤天然水体中存在大量微生物,它们能够氧化并分解有机物,和藻类争夺水体中的营养,使水中的藻类因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而无法继续生长繁殖。生物净化法就是利用微生物的这一功能,人工创造更有利干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环境,从而提高污染水体有机物的氧化降解效率,逐渐恢复污染水体的自净能力。只是这种方法要取得成效,历时较长。
⑥ 自然净化法是根据仿生学原理.通过人工种植高等水生植物恢复水体自净功能来降解污染物的方法。高等水生植物,如水葫芦,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氮、磷和重金属等,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组织,从而减少水体中氮、磷和重金属等物质。植物根系分泌物还可促进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增强它们的降解作用。另外,高等水生植物是大量摄取营养物质的植物,它能很好地抑制藻类的生长。自然净化法更适合大面积水体的净化。
⑦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是一项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希望人们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运用新方法和新技术,为保护我国的水资源做出贡献。
选自《百科知识》2013年4月,有改动)
小题1:下列说法,不属于第①段内容的一项是( )
A.全球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B.解决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工程技术。
C.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引起全球重视。D.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小题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流入缓流水体,引起水体溶解氧量上升,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B.使用化学净化法来治理水体中的污染物,见效快,更适合大面积水体的净化。
C.生物净化法是利用徽生物来提高污染水体有机物的氧化降解效率,逐渐恢复污染水体的自净能力,种植水胡芦就属于这种方法。
D.某鱼池因鱼排泄物和残余饲料等大量淤积,使水体浑浊发绿,鱼大量死亡。根据本文的相关知识,用物理净化法在短期内解决池塘水体污染最有效。
小题3:下列是关于本文说明方法或说明语言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画线部分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用简明的语言,介绍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B.第③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介绍物理净化法的好处。
C.“高等水生植物是大量摄取营养物质的植物”一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D.第②段画线句中“目前”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 (15分)
罗布泊的奇观
(1)整个罗布泊地区,东迄玉门关,西至铁干里克,南达库姆塔格山,北到库鲁克塔格山,面积约有10多万平方公里,同中原和华东地区的一个省差不多。仅库姆塔格沙漠就有20000平方公里,干涸的罗布泊古湖盆有3000平方公里,现代湖盆也有2500平方公里。据记载,这一带的年降雨量只有10毫米。水就是生命。任何出入罗布泊地区的旅人,都是从四五百公里以外的地方带足淡水。这样大的地区水却十分缺少。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就是为了寻找救命的水而蒙难的。地下水倒有,但却酷咸不能饮。再一个问题就是风沙剧烈。罗布泊地区几乎无日不风,每年有八级以上的大风80多天,通常都是四五级风。古人有写流沙的诗:“无端昨夜西风急,尽卷波涛上山岗。”这里真是波浪滔滔,排山倒海。第三是高温,特别是夏季,最高气温常在50℃左右,地面温度可达70℃。
(2)在罗布泊古湖盆的东、西、北部,有3000平方公里的“雅丹地貌”。那是一些形状奇异、大小不等、排列有序的土丘。土丘鳞次栉比,有的拔地而起, A ;有的匍匐在地, B ;有的怪异,像神、像魔鬼;有的肃穆庄重,像城堡、像帐幔、像房屋。每当云影掠过,或细风撩起轻沙,土丘似乎缓缓漂移,像航船启程,如鲸鱼遨游……真是千姿百态。这种繁星搬的土丘构成的地貌,地理学家们称之为“雅丹”。“雅丹”是维吾尔语,其含义至今不明,是已被地理学家们借来称谓这种地貌的专有名词了。
(3)雅丹地貌中最为壮观的是“龙城”。在罗布泊古海的东北部有一片风蚀最烈的地区,土丘高峻似城郭宫阙,其形似龙伏卧。
(4)罗布泊汇积着来自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等水流带下来的盐分。湖水干涸之后,积盐裸露地面,又经日晒、风吹,龟裂成形态和色泽各异的盐壳,从罗布泊到玉门关,200公里长的疏勒河故道,布满盐壳。有的和着白垩矿物,呈白色;有的混着细沙,呈黄色;有的杂着枯草枯叶,现出黑色;有的是纯盐的结晶体,映着青天,碧蓝透亮;有的如雪花一样,浮于地表,色彩缤纷;有的高达八九十公分,长达二三米,翘起后成拱形如桥,自然界真是千奇百怪。
(5)沙漠也会唱歌。夜宿沙子头,总会听到沙子响动的声音。心境好的听着像渔歌抒情,心境不好的听来如怨似泣。原来,沙丘上沙粒滑动的时候,它们中间的孔隙时大时小,空气中沙粒的流动中产生振动发出声音。有人说敦煌有“鸣沙山”,那么,罗布泊则是“鸣沙海”了。
小题1:第(1)段中画线部分①—⑥句的语序明显不当,请选出排列恰当的一项。(   )(2分)
A.④②①③⑥⑤B.①③②④⑥⑤
C.④①⑥③②⑤D.②④⑥①③⑤
小题2:下列从第(2)段A、B两处抽出的①②两项内容,①应填      处, ②应填            处。(2分)
①如柱、如树、如竹、如伞            ②似狮、似虎、似龙、似牛
小题3:选出对(2)(3)两段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 (2分)                 (   )
A.介绍罗布泊古湖盆东、西、北部的雅丹地貌的特征
B.说明雅丹地貌的形成原因
C.以罗布泊地区雅丹的地貌为例,说明“雅丹”一词的地理学含义
D.展示罗布泊地区雅丹地貌的奇异景象
小题4:用第(4)段中的词语填空。(3分)
第(4)段说明的对象是            ,作者是抓住                 这两方面的特征作具体描述的。
小题5:就下列说明方法,从原文的第(1)段中各摘录一例,写在横线上。(2分)
列数字:                                                           
作比较:                                                           
小题6:根据第(5)段说明的内容,分小点写出产生“鸣沙”现象的必备条件。(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兰花的智慧(18分)
①从热带雨林到寒带针叶林,从潮湿的海滩到干燥的高山草甸,到处都能发现兰花的踪影。
②兰花的种子十分细小,很多比人的头发丝还细。种子的外种皮内部还具有许多充满空气的腔室,进一步减轻了重量。凭借轻巧的身材,种子一出果荚就可以随风飘荡到离母株很远的地方。种子的外围包裹了一层致密的细胞,可以防止水分快速渗透入。这样,种子还可以借助水流、动物皮毛等“走”到更远的地方。
③兰花为了生存,使出浑身解数,真可谓“诡计多端”。
④兰花种子虽然练就了上乘轻功,却没有获得足够的内功。它们太细小,以至于没有空间来容纳胚乳或子叶这类储藏营养的结构。于是它们跟真菌拉上了关系,在种子萌发时依靠消化真菌的菌丝为自身生长提供营养。兰花大多生长在岩壁、树干以及贫瘠的土壤上,这样便可以减少与其他植物的竞争,为自身发展争得更大的空间。
⑤绝大多数兰花是典型的虫媒花,它们的花粉被打包成块状,不给传粉者取食的机会。
⑥花粉块同粘盘、花粉块柄一起组成了兰科植物的雄性生殖结构,这个结构会整个的粘在传粉者身上,通过它们传递到下一朵花的柱头,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因被取食而产生的浪费。
⑦兰花家族里有三分之一的成员更是不折不扣的“铁公鸡”,有的兰花将自己装扮得像有花蜜的花朵一样,如果蜜蜂不辨真假,钻进花中找蜜吃,就只能乖乖地为兰花无偿传粉了;有的兰花还会发出长距离传播的香甜气味,如此色香俱全,蜜蜂和蝴蝶自然会主动上门来充当“信使”;有的兰花将自己伪装成雌性昆虫,当雄性昆虫试图与这些“雌虫”交配时,传粉工作就开始了。高超的“骗术”,使兰花在享受传粉服务的同时却不给传粉者任何好处。
⑧还有些兰花,没有昆虫传粉照样可以开花结果繁育后代。如大根槽舌兰,它的花粉块柄会向内弯曲360°,并最终将顶端的花粉精确地送入柱头腔中完成受精。缘毛鸟足兰子房中的胚珠可以直接发育成种子。这些兰花可以缺少传粉者的条件下顺利繁殖,并且可以把那些吸引昆虫的“费用”节省下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种子生产中去,可谓一举两得。
⑨还可以列举更多的例子来证明兰花的智慧。与此同时,人们是否也应从兰花能够在大千世界悠然自得的长久生存中得到些许启迪呢?
小题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1)兰花种子虽然练就了上乘轻功,却投有获得足够的内功
(2)兰花家族里有三分之一的成员更是不折不扣的“铁公鸡”。
小题2:根据第②段文字,简要写出兰花种子能够广泛传播的两个原因。(4分)
小题3:“兰花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第④段至第⑧段文义,分点简要回答。(6分)
小题4:从兰花的生存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11分)
壶口以下不远,便是晋陕峡谷的最后通道——龙门。传说龙门是大禹用神斧劈开的,所以又名禹门口。它的左岸是龙门山,右岸是梁山,两山伸崖相抱,像两扇巨门把河谷夹住,奔腾的黄河水被紧紧地钳制在人称八十步宽的狭道里。一遇洪水季节,巨浪撞击悬崖峭壁,汹涌的波涛与岩石厮打,激起层层浪花。巨浪咆哮着冲向对岸,对岸的峭壁又把波浪扔回,这样叠浪滚地来回三次,被称为“龙门三激浪”。
龙门是黄河上的一个古老的渡口,是陕西、山西两省的交通要道。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百万大军入晋,从龙门渡过黄河,沿着汾河川北上,直捣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多少年来,横渡龙门天险,只能靠着小小的木船。摆渡时,机警勇敢的船工必须在船只将要同岩石相撞的一刹那,用尽全身力气,猛然拨动舵杆,让船身随着惊涛骇浪漂离悬崖。等到接近对岸的时候,又得用篙撑开,稍一疏忽,就会船毁人亡。
1949年我人民解放军为了进军西北,不畏艰险,在龙门架设了十根铁索板桥,从此,结束了木船渡天险的历史。随着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1974年后又建成了黄河上唯一的单孔铁路桥和宽十米、长一百四十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悬索公路吊桥。三座腾空而起,比起那壶口彩虹,更加美丽,更为壮观
小题1:简要概括这三段文字的主要内容(3分)
小题2:选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介绍龙门的?请你作简要的说明(2分)
小题3:请你列出选文中的三种说明方法(可以用原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并分别指出其作用(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