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2 分)丰图义仓①清光绪八年(1882年)由东阁大学士闫敬铭倡议修建的民办粮仓,历时四年竣工。“丰图义仓”意为“丰年储粮,荒年赈灾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2 分) 丰图义仓 ①清光绪八年(1882年)由东阁大学士闫敬铭倡议修建的民办粮仓,历时四年竣工。“丰图义仓”意为“丰年储粮,荒年赈灾,储粮备荒,防患于未然”,被御封为“天下第一仓”。 ②丰图义仓在 、布局、构建方面,展现了中华民族与自然抗争的忧患意识和高超的建筑技能。 ③丰图义仓建在朝邑镇(今大荔县朝邑镇)黄河西岸南寨子老崖顶上。义仓坐东面西,东、南、西三面系悬崖绝壁。所在的朝邑县地处黄河洛河渭河三角洲。黄洛渭三角洲面积广阔,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自古为丰腴之地,可为仓储提供丰富的粮食资源。 ④丰图义仓依山就势,雄伟壮观,似一座军防城堡,高出地面30多米,地势险要。仓基土层干燥,通风光照条件好,有利于粮食储存。丰图义仓分为内城和外城。【A】外城夯土筑城,三面绝壁,是义仓的第一道防线。【B】西城门顶及城角的角堡、西城墙外的护城水沟,均具有防御功能。【C】内城为城中城,坐北向南,东西长133米,南北宽83米,是仓城合一的构筑形式,兼具防御和仓储双重功能。内城城墙环绕一周,东西两侧各开一门,分别为东仓门和西仓门。城墙内为仓洞,仓洞依墙而建,小而独立,相隔排列,共58洞。仓洞间有砖瓦结构的廊檐,相互贯通,形成环形回廊,具有防雨、防潮以及临时储粮的功能。内城的中心是晾晒粮食的空地,空地边有一眼水井,供人畜饮水,方便至极。 ⑤仓洞为砖窑式,对粮仓的防火、防盗、防入侵等都有独特作用。每仓进深11米、宽4米、储粮90余吨。由松木板铺成的仓洞地面,离地下40厘米。木板下为通风道,四周有四个排气孔,利于空气流通,排出潮气,保持仓体干燥。这种小而独立的仓洞,可将粮食按种类、分干湿分别储存保管。仓洞采取散粮储存的方式,洞门为插板式,随着洞内粮食的增高插板随着加高,顶端几个插板可以依据洞外天气打开,排出洞内湿气,保持仓内干燥。仓洞上面的地面由青砖铺成,四周高中间低,巧妙地将雨水汇集于中间,由分段水槽排向院内,院内地面同样是四周高中间低,雨水汇聚地沟,可以很快集中排出墙外。由东小门砖砌水道排向崖下。仓顶、院内地面排水通畅,雨停即干。仓墙、仓顶均为厚实的砖体,使仓洞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一年四季处于十七、八度的恒温状态,这种恒温状态符合粮食的低温、低湿、低氧的“三低”仓储要求。 ⑥光绪二十六年和民国十八年关中遭遇大旱,丰图义仓开仓放粮,救人无数,阎敬铭也因此被百姓尊称为“救时宰相”。如今的丰图义仓作为国家粮仓朝邑粮站,仍发挥着储粮功能,它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储食史上堪称一绝。 (根据相关资料改写) 小题1:依据文章相关内容,给第②段横线处补充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方框内。(3 分) 小题2:下面这个句子是从第④段抽取出来的,它应该放在【A】【B】【C】三处中的【 】处。(3分) 外城西北角有砖砌走廊,是粮仓管理人员通往对面大寨子住宅区的通道。 小题3:丰图义仓的砖窑式仓洞设计,满足了浪食仓储哪些方面的要求?( 3 分) 小题4: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3 分) A.面积广阔、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的黄河洛河渭河三角洲有丰厚的粮食资源,这是丰图义仓建在朝邑县的一个重要原因。 | B.丰图义仓不仅建造了用于长期储存娘食的仓洞和环形回廊,还专门设计有晾晒粮食的空地和方便人畜饮水的水井。 | C.仓洞地面由松木板铺成,木板下面的通风道及木板上面的四个排气孔,可以排出潮气,保持洞内干燥。 | D.仓洞上面的地面四周高中间低,配以分段水槽;院内地而四周低中间高,下设地沟,这种设计巧妙地解决了排水问题。 |
|
答案
小题1:选址 小题2:【C】处 小题3:⑴防火、防盗、防入侵;⑵按种类、分干湿分别储存保管;⑶低温、低湿、低氧。 小题4:A |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通读全文可知,二段与后面的三至五段是总分关系,空中应填写第三段内容,即概括第三段内容。读第三段可知,应填写“选址”“位置”等。 点评:说明文结构一般有: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做题时应注意文章的结构,从而正确确定答题范围,得出切题的答案。 小题2:试题分析:读第四段可知,先介绍外城“具有防御功能”的“西城门顶及城角的角堡、西城墙外的护城水沟”,不仅与上句语意顺承,而且再介绍外城“西北角” 砖砌的“通往对面大寨子住宅区的通道”,由内到外,介绍更有条理。 点评: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一般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介绍事物的发展史等一般用时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等一般会用空间顺序,事理说明文一般运用逻辑顺序。空间顺序介绍时常会由内到外,由外而内,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等。 小题3:试题分析:审题后在第五段寻找答案,抓住关键语句提取可知,砖窑式设计满足了粮食仓储防火、防盗、防入侵的要求,也满足按种类、分干湿分别储存保管的要求,还满足了低温、低湿、低氧的要求。 点评:审清题干要求,确定答案范围,然后抓住关键语句,并从中提取切题的词语组成切题的答案作答。 小题4:试题分析:B“专门设计”原文没有这个意思。C与原文“木板下为通风道,四周有四个排气孔”不符。D与原文“院内地面同样是四周高中间低”不符。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了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精读选项涉及到的段落,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并运用所学的说明文知识去衡量辨析,得出正确答案。 |
举一反三
说明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8分) 壮族“干栏”
① 壮族村寨依山傍水,多建在山脚下向阳、通风好的地方,“干栏”(如下图)即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 ② “干栏”一次是壮语的音译,“干”是“上面”,“栏”是“房屋”,连起来就是“上面的房子”。其意与文献所记载的“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相符。 ③ “干栏”的建造形式多样,因地制宜,一般分为全楼居住式、半楼居住式、地居式三类。全楼居住式多见于比较偏远的山区;半楼居住式常出现在丘陵、半山区;地居式多见平原地区。无论哪种居式,都分上层、下层和楼阁三个部分,在层与层之间用木梯连接,上下非常方便。上层为居住层;下层架空,专门用来圈养牲畜,存放农具、杂物;楼阁在上层的顶部,多用来储存粮食。有的“干栏”还依居住层伸延,建成望楼、排楼、晒楼等,以增加使用面积。 ④ 至于“干栏”的建造原理,虽然古籍上没有专门的论述,但相关的文献也能让我们悟出其中的道理。《太平寰宇记》有曰:“构木为巢,以避瘴气。”张华的《博物志》说:“南越巢居,避寒暑也。”更早的《韩非子》则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鸟兽虫蛇,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可见,“干栏”这种建筑形式是壮族先人为了应对高温潮湿天气和蛇虫猛兽二创造出来的。 ⑤ 如同汉族地区的村庄一样,在悠久的历史中,壮族也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干栏”居住群落。这些群落是按家族、宗族相对集中居住的需要来布局的,通常根据地势的特点顺势伸展,错落有致,形成不同的组合方式。 ⑥ 例如:从山脚到山腰依次排列若干个“干栏”,前后用带顶棚的飞桥连接起来,这往往是一大家子几兄弟分别居住的院落,称为“串联式”;而如果只有两排“干栏”,中间留出通道,两端有围墙及院门,形成相对封闭的长方形院落,则透露出氏族社会的遗风,称为“并联式”;而“辐射式”则多见于较宽阔的山脚,常与“串联式”相结合,“干栏”自上而下展开辐射,中间留有石道,沿山坡直通家门。 ⑦ 在坡度较大的山脚,人们常将屋基垒成“梯田式”,每一级“梯田”横向排列出若干“干栏”,平行伸展,上一排屋基与下一排屋顶齐平,形成了风情浓郁的“梯田式山寨”。 (根据《壮族通史》改写) 小题1:下列对本文的说明顺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小题2:下列对本文引用古籍资料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引用古籍使文章更有说服力,通史也增加了文章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 B.第②段有壮语音译词的阐释,也有古籍的引用,都是对“干栏”进行解说。 | C.第④段的三则引文,从不同的角度印证壮族先人创造“干栏”建筑的原理。 | D.本文引用的古籍,都是四字句,语言平实,集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小题3:下列对文中“干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干栏”氛围全楼居式、半楼居式以及地居式三类,只在比较偏远的山区才发现。 | B.“干栏”分成三部分,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存放农具和杂物,楼阁多储存粮食。 | C.“干栏”民居是壮族先人为了应对高温潮湿天气和蛇虫猛兽而创造出来的。 | D.“干栏”群落有一家几兄弟居住的“串联式”,也有透露出氏族社会遗风的“并联式”。 | 小题4: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A.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干栏”就多建在山脚下向阳、通风好的地方。 | B.为了增加使用面积,有的“干栏”还依居住层伸延,建成望楼、排楼、晒楼等。 | C.“干栏”群落按家族、宗族聚居的需要布局,常依地势特点形成不同的组合方式。 | D.“干栏”自上而下辐射,中间留有石道,形成风情浓郁的“梯田式山寨”。 |
|
植物也讲方言 (1)有一种草叫铜草花,学名香薷(rú),开兰色的花,少数也开紫色的花。这种花的颜色十分罕见,喜欢铜草花的人也就相当多。他们设法培植它们,但结果都失望了:无论栽种者如何精心照料,铜草花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整天发蔫,好像它们生不逢时。原来,发蔫的铜草花是“生不逢地”:铜草花的生长要求土壤含铜量特别高,其花的兰色,需要吸收大量铜离子来扮靓,只有蕴藏了铜矿的地区才能支持铜草花的这种生物表达。1984年,在大冶铜绿山发现的古铜矿遗址,据考证是公元前13世纪殷小乙时期的遗址。发现遗址的一个重要线索,就是这个地区的地表长着美丽茂密的铜草花。 (2)澳大利亚桉树是植物界鲸鱼级别的树种,它的身高记录是160米,有50层楼房那么高。支撑其庞大身躯的,是它特别坚硬的木质。如此卓立的特征,当然引来无数“粉丝”,想把澳大利亚桉树移植到自己那儿。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雇用了20名意大利劳动力,在他位于索若马岭的土地上种植了10万棵澳大利亚桉树。但杰克•伦敦和许多美国的拥趸(D.ǔn)①都遭到了这种桉树的嘲弄:美国的澳大利亚桉树不管什么时间砍伐,也不管如何处理,总难于加工,板会弯曲,裂纹会扩展开来;即使去做枕木,由于布满莫名其妙的裂纹而无法把钢轨钉上去,也不能派上用场。在其故乡澳大利亚,这些毛病统统没有。 (3)这是什么原因呢?澳大利亚林学家雅各布斯数十年后才发现是桉树在北美长得过快,因而材质就差。在澳大利亚,吃叶子的昆虫和一些真菌会减缓其生长速度。当种子散布到全球各地时,却把这种天敌留在了家乡。麻烦在于桉树已经进化得适应这些天敌。在正常的虫害配合下慢速生长时,桉树的组织显然是最优化的。当没有这些害虫时,快速生长的桉树就会陷入物理学定律的陷阱。生活中有些人用方言表达时眉飞色舞,用普通话表达时却会口蹇(jiǎn)②,也可以用雅各布斯的发现解释这一现象。 (4)我国南方某地从美国引进脐橙栽种,其口味与美国脐橙非常接近。但两种脐橙的外观差别明显:我国南方某地的脐橙“脐部”(与果蒂相对的底部)的收口比美国的大好多,表面也没有美国脐橙光洁。林业专家借鉴雅各布斯的思路,发现我国南方某地的微生物环境与美国同一纬度上的脐橙果园有显著的差异性。对应到语言现象,可以这么理解:美国脐橙落户我国南方某地后,它的“口音”不再是纯正的美国口音,而是带有那种微生物环境下的当地口音。 (5)生活在什么地方的人发什么口音,树也是。树挪死,人挪活。从某种意义上说,树是比人更讲方言的生命。 (【注释】:①拥趸:指演员、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支持者。②蹇:不顺利。) 小题1:文章标题“植物也讲方言”好在哪里? 小题2:文章第(2)自然段,除了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外,画线句还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 小题3:第一自然段中有两处加线的词,任选一处,具体说明它的作用。 小题4:选择正确的一项填在横线上。 本文是 (A. 说明事物 B.阐明事理)的说明文,其说明顺序是 (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 逻辑顺序) 小题5:说说我国南方引进的脐橙与美国的脐橙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小题。(11分) 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 ①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从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年以土的历史了。古埃及的圣体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玛雅文字等相继成为历史的陈迹,唯汉字独存。中国人用数千年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奇迹,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至今仍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汉字计算机输入的优越性,使汉字的奇迹更令世人惊叹和信服。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②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著名学者安子介先生说,“中国由黑龙江到云南,汉字全通。”“中华文化连绵五千年,是用汉字记载的。”“西方字母的形式,根据历史说也是由象形而来,后来变成拼音,各国文字不同,相互联结的纽带断了,结果欧洲分成大小十数个国家。如果中国早年也走这条路,早已出现江苏国、广东国了。我国方言这样多,汉字的语音无法在‘语音学’上统一,但在文字使用上自古及今都是一脉相承的。汉字对汉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可见,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这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③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由于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象和联想产生。并非仅仅由象形字直接演化过来的字如此,如“日”“月”等。会意字也是如此,如“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我们从字形的拼组关系中便可想象出这字的意义。其实,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也是表意的,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因此,汉字引发想象和联想的强大作用值得我们重视。 ④汉字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从神经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脑左半球的“单脑文字”,而汉字是大脑左、右两半球并用的“复脑文字”;拼音文字认知中“语音编码”方式起主要作用,而汉字认知中则是利用“多重编码”方式,语音、字形和语义编码兼用。学习汉字可以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潜力,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因此,从音、形、义三者结合上去学习汉字是科学的方法。 ⑤与中华文明共存共荣的古老汉字,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我们要重新认识汉字的价值,充分发掘汉字的奥秘,以迎接汉字“发挥威力”的新时代。 小题1:根据第①段文字,就内容方面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2分) 小题2:选文第②段引用安子介先生的话意在说明什么?(3分) 小题3:根据选文第④段,你认为西方学者针对拼音文字提出的“开发右脑”的主张,是否适合使用汉字的中国人?请说明理由。(3分) 小题4:依照下面示例,从“尘、畎、诽”中任选一个,说出这个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想象和联想。(3分) 示例:“悟”左面是“心”,右面是“吾”,合在一起就是“我经过思考而有所领会”。 |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小题(4分)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流云火焰。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小题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第一段主要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文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方式是描写。 | B.第一段文字突出对色彩的描写,显示太和殿的辉煌壮丽;第二段文字突出对龙的描写,显示帝王的威严。 | C.“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中的“的”字可以删去,因为这样表达得更精确,更符合实际情况。 | D.这三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太和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的外观、内貌、用处。 | 小题2:说明文在介绍建筑物时一般采用空间顺序,选文第二段在介绍大殿时也采用了这种说明顺序,请用具体的语言进行阐述。(2分) |
雾霾常识知多少 ⑴2013年伊始,我国中东部多地遭遇雾霾天气,能见度降低,空气污染严重。1月9日下午,中央气象台发布大雾蓝色预警。随着影响程度的加重和范围的扩大,1月12日,中央气象台将预警从蓝色提高到最高等级黄色。这令人恐惧的雾霾天气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⑵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说,雾霾天出现前,在经历了大范围的低温之后,影响我国北方的冷空气出现了停歇。由于地面上方对流层中大气温度和湿度的垂直分布状况比较稳定,夜间辐射降温效应的出现,导致了雾的产生。雾本身是一种比较正常的天气现象,并没有污染,但是大雾形成时由于天气形势的相对稳定,造成空气中的污染物扩散困难,越聚越多的聚集效应,形成了我国中东部大范围霾的出现。 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表示,从本质上讲,按照气象学的定义,雾和霾是有本质区别的。雾是由水汽组成。水汽遇冷就结雾,再冷就是冷雾。一般雾的颗粒比较大,有几个或者十几个微米。而霾就不一样了,它是比较***颗粒物,这种颗粒物是非常小的,基本上为微米量级。从研究结果来看,一般情况下,霾的主要成分是细颗粒物,也就是大家常说到的PM2.5,它的直径等于或者小于2.5微米,又被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所以说,霾其实是一种污染物。 ⑷在颜色上,我们常见的雾主要是由水体组成,水体在阳光或者是散射光照射下会呈偏白的颜色;而霾的颜色一般是黄色或者褐色。在城市里,雾和霾总是交织出现。 ⑸我们都知道,天气系统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与净化能力,对于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来说,这种消散作用需要冷空气所带来的大风。一些污染物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也会产生物理化学反应,沉降、分解,通过雨雪进入到陆面或者海洋。当大气扰动明显时,除了水平方向的运动外,还会有垂直方向的扩散,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便会被稀释。所以说,大风是突围雾霾天最有力的武器。 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认为,首先应从污染源头进行控制,也就是在削减一次排放的PM2.5的同时,大力削减PM2.5的主要气态前体物SO2、NH3等的排放。 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陈佐忠则从城市绿化的角度给出了治理空气污染的建议:“北京市区有几百万或者上千万株树,每株树坑1平方米,就是几百万或者上千万平方米的裸露土地。大风一起就是沙尘来源。因此,要将裸露的土地尽可能覆盖起来,让黄土不露天。”同时,要乔灌草结合,不应过分强调乔木的作用,要根据水资源特点,合理安排乔灌草比例。 ⑻不过,这些人工防控的措施,如果缺少人们节能减排的帮助,收效甚微。科学家认为,我国应对空气污染的长效之策仍是节能减排。正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博士李强所说,每个人都是暴露在大气中的,都会是空气污染的受害者,这就要求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够尽量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自我做起。 ⑼雾霾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确有影响。敏感人群,如心血管疾病患者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若暴露在雾霾天气中,可能会加重病情,并需要住院。最严重者还可能引发死亡。去年年底,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报告称,现有的空气质量造成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个城市早死人数高达8572人。 ⑽如果避免不了在雾霾天气出行,就该考虑戴口罩。在雾霾天气下,在PM2.5非常高的时候,佩戴口罩可以阻挡一部分粒子进入体内。但是,普通口罩是不能完全挡住极其微小的PM2.5粒子的,只有N95口罩能有效阻挡它;当然,如果PM2.5浓度不高时,佩戴N95口罩则没有必要。 ⑾一定的饮食应对措施,可能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好处。公众可以多吃清淡类食物,如含维生素或抗氧化物质多的食品。这些对于PM2.5引起体内自由基的增多、癌症的发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此外,如果PM2.5非常高的话,公众尽量不要开窗通风换气。此时,室内空气的质量非常重要,公众要讲究公共卫生,比如不要在室内吸烟,不要用污染性很大的生物燃料等。 (本文选自《气象知识》2013年第一期,有删改) 小题1:雾与霾有哪些区别?根据文意,分点简要回答。(3分) 小题2:文中多次出现专家、学者的观点。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3分) 小题3: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4分) 第⑻段引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的话,说明只要我们每个人有节能减排意识,就能避免雾霾天气的产生。 第⑼段列举了国际环保组织发布的报告,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个城市雾霾污染严重。 小题4:面对雾霾天气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我们该如何应对?请根据文意和你的认识简要回答。(4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