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朱铁志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朱铁志 |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③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④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⑤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⑥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⑦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摘自《人民日报》2010年4月19日,有改动) 1.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归纳填空:“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一是要不断追求;二是要勤勉;三是 ;四是 。 4.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把文章第④段中的“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一句作为观点,请你参照下面示例再写一个具体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限制在所学初中教材的范围内)。 示例:闻一多日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终于写成了《唐诗杂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2.①引出中心论点,②作为论据证明中心论点,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做什么都要有“争创一流”的意识;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或: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意对即可) 4.对比论证。把“优秀的人”与“平庸的人”的不同认识加以对比,强调突出了“优秀的人”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的观点。 5.示例:居里夫人埋头在实验室里用了三年零九个月,从8吨废沥青中提炼出一克镭。(凡举教材中所涉及的事例,如海伦·凯勒、邓稼先、宋濂、司马迁等均可) |
举一反三
人总得藐视点什么 (陈鲁民) |
①人生在世,你总得藐视点什么东西,或人或物或事,否则,看什么都伟大,啥子都敬畏,处处低眉顺眼,事事谨小慎微,那就会把自已活得唯唯诺诺,可怜巴巴。 ②曹操藐视天下英雄,在他眼中,袁术、孙策等众多英雄豪杰,成为“冢中枯骨”,或为“守户之犬”,或为“虚名无实”,或为“碌碌小人”,一无可取;谢安藐视苻坚,在他看来,什么百万之众,什么投鞭断流,无非一群“行尸走肉”,消灭尔等如“探囊取物”。我辈或许没有曹、谢那样的博大襟怀,但一样可以藐视那些拍马溜须的谄媚之徒,不管他们再有权势,也决不与他们为伍。 ③列宁藐视帝国主义,嘲笑他们是“泥足巨人”;***藐视“一切反动派”,断言都是“纸老虎”,原子弹也是“纸老虎”。我们不可能有革命领袖吞吐宇宙傲睨天下的气魄,但仍然可以藐视那些巧取豪夺的贪官污吏,藐视那些鱼肉乡民的腐败分子,而且非常自信地“看他起高楼,看他楼塌了。” ④阮籍藐视汉高祖刘邦,说他是“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李白藐视当朝权贵,让宰相杨国忠研墨,宦官头高力士脱靴,我们或许做不到阮、李“世人皆浊我独清”那般清高自傲,但也完全可以特立独行,洁身自好,藐视那些登龙有术的“新贵族”,发不义之财的暴发户。 ⑤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藐视同行,傲睨诗坛,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北宋名士刘少逸恃才傲物,目无余子,有妙联曰;“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我等大可不必像这两位那样狂妄自负,愤世嫉俗,但可于心平气和中藐视那些炒作出来红得发紫的娱乐明星,藐视那些“用身体写作”热闹异常的美女美男作家。 ⑥藐视,除了人,还有物,还有事。那些小恩小惠,蝇头小利,鸡虫得失,别人争得你死我活,用尽浑身解数,我不妨冷眼旁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此贪财图利者,我藐视!还有评奖晋级,提拔升迁,评定职称,排名先后,别人眼中重如泰山,志在必得,不然就死不瞑目,我则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尽可一笑置之,如此沽名钓誉者,我藐视! ⑦打铁先得本身硬,藐视,也得有点资本才行,要“目空天下士”,自己就得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要藐视天下英雄如无物,自己就得是那顶天立地的真英雄;要藐视那些蝇营狗苟之辈,自己就得是冰清玉洁的真君子。而且,要藐视点什么,不论对人还是对物,可能会让自己吃点亏,受点冷落,“进步”比别人慢点,“收益”比别人少点,“名气”比别人小点,但却能使我们抬头挺胸昂然平视,上不愧天,下不愧地,活得堂堂正正,坦坦荡荡。 ⑧果真如此,那就会无所畏惧,不佞鬼神,哪怕你是世界首富,只要来路不正,沾腥带污,我就敢藐视你!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 2、本文第②③④⑤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 3、综观全文,文末的“果真如此”中“如此”指的是什么? 答: 4、结合生活实际,请你谈谈如何做到“打铁先得本身硬”。 答: 5、举例谈谈你所藐视的人(或物或事),并简要说说你能够藐视的理由。 答: |
千万别折腾汉字 姚安隆 |
①这两年,总有人拿汉字说事。一会儿说繁体字要进课堂,一会儿又说用十年时间,放弃简化字、恢复繁体字。如果你像小沈阳那样问一句“为什么呢?”他会说出一大串的理由:第一,现在已是电脑时代,不存在书写困难的问题;第二,台湾至今还在用繁体字,大陆恢复繁体字,有助于海峡两岸的统一;第三,简化字太粗糙,破坏了汉字的审美效果。一副振振有词的样子,真像是真理在握似的。 ②可是,了解一下汉字的历史,你就不能不对这种主张打个问号。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形态的繁简是有其自身的演变规律的。汉字诞生之初,曾经由简到繁,这是为了提高识别的清晰度,让每一个汉字都能具有鲜明的标志;但繁到一定程度便成了负担,于是从汉代开始,汉字在总体上由繁趋简,人们考虑的是学习和使用的便捷。讨论汉字繁简问题,是不能忽略这个大背景的。 ③随便举个例子吧,比如“灰尘”的“尘”字。他在战国时候的写法,是三个“鹿”字构成品字形,再在上面“鹿”的两旁各加一个“土”字。这是一个会意字,意思是群鹿飞奔,尘土飞扬。就造字来说,这个字是造得很形象的;可是一个字要写三十九笔,在当时的书写条件下,简直是一场苦役。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逐步简化的过程:先是去掉一个“土”字写成了“ ”,后来又去掉两个“鹿”字写成了“塵”;即使简化到这种程度,人们还是不胜其“繁”,民间又出现了俗体字“尘”。今天,这个字已经成为我们的简化字。“小土为尘”,何等聪明!它凝聚着我们祖先创造的智慧,也记录着汉字发展的轨迹。舍“尘”字不用而恢复到“塵”甚至是三“鹿”两“土”的战国形象,这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吗? ④不错,现在是电脑时代,可学习汉字,还是要从一笔一画开始的,并不因电脑而改变它的认知规律。有位语言学家曾告诉我,当年推行简化字,他曾到一所学校里告诉小学生,“以后你们再写学校的‘学’字,只要写八画的‘学’,不必再写十六画的‘學’”。这话刚一说完,课堂里便掌声雷动。想到这一场景,我总觉得推行简化字充满人文关怀,不仅是为了文化的普及,更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否则,人们在一笔一画上,将要虚掷多少时间和精力。 ⑤a至于以繁体字推动海峡两岸的统一,其实也是一种幼稚的想法。b文字是不能代替政治的。台湾说闽南话,难道大陆也要放弃普通话,推行闽南话吗?撇开这点不谈,就文字论文字,“以字促统”的想法是对台湾民众文化心理的一种误读。我们不能因为台湾通行的是繁体字,便认定台湾民众反对简化字。c事实并非如此。d我曾见过台湾一些要人的手迹,包括李登辉在内,他们也用大陆的简化字。台湾有家上海书局,专门销售简化字版图书,生意并没有因为简化字受到影响。e我有一位大学同学,他给在台湾的哥哥写信,特意用繁体字,“台湾”写成“臺灣”,结果被他哥哥传为笑谈,称他是不知变通的“迂老夫子”。f在台湾民众日益了解、日益亲近简化字的今天,我们却要“弃简投繁”,其结果只会造成混乱,说不定反而会干扰海峡两岸的统一进程。 ⑥在人类文明史上,曾有四大古文字,如今唯有汉字硕果仅存。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汉字的美: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义美以感心。在长期的书写实践中,汉字还形成了独特的书写艺术--中国书法。从审美的角度说,每一个汉字都是结构匀称,笔画呼应的,繁有繁的丰姿,简有简的神采。简化字虽然减少了汉字的笔画,但并没有损害汉字的特色,相反,有些字还有“削去冗繁留清瘦”的美感。说简化字粗糙,我看主要是一个习惯问题,一个心理问题。只要没有先入之见,你自然会发现,“黄四娘家花满蹊”是美的,“竹外桃花三两枝”同样也是美的。 ⑦拜托,千万别折腾汉字。 (选自《咬文嚼字》2009年第4期,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 ] |
A.千万别折腾汉字。 B.以繁体字推动海峡两岸的统一,是一种幼稚的想法。 C.讨论汉字繁简问题,不能忽略汉字自身的演变规律。 D.汉字具有形美、音美、义美的特点。 2.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中画线的“这种主张”指的是 |
[ ] |
A.现在已是电脑时代,不存在书写困难的问题。 B.繁体字要进课堂,要放弃简化字、恢复繁体字。 C.恢复繁体字,有助于海峡两岸的统一。 D.简化字太粗糙,破坏了汉字的审美效果。 3.给第⑤段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
[ ] |
A.a/bcd/ef B.ab/c/def C.a/bcde/f D.a/bc/def 4.对选文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 |
A.本文是一篇驳论文,开篇即树立批驳的靶子,然后逐一进行有理有据的批驳。 B.第③到第⑤段主要采用的是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证明了“讨论汉字繁简问题,是不能忽略其自身的演变规律的”这一分论点。 C.“从审美的角度说,每一个汉字都是结构匀称,笔画呼应的,繁有繁的丰姿,简有简的神采。”一句中加点的“简”字是指汉字在结构和笔画上的简洁美,而不是专指简化字。 D.第⑦段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担忧和真诚地劝说,与题目遥相呼应。 5.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汉字的美: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义美以感心。下列对汉字形美、义美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 |
A.憾:从“心”,“感”音。意为内心感到郁闷,遗憾,抱憾,是一种心理状态。 B.武:汉代许慎认为“武”是会意字,“止戈为武”,表现了古人向往和平美好的情感。 C.旦:表示太阳将要落到地平线下,有“日暮”之意。 D.疾:病字部,中间有支箭,人被箭矢所伤即为“疾”。 |
中国的孩子该向阿凡达学点什么? |
①美国好莱坞电影《阿凡达》的热风卷到了中国,给寒冷的天气带来了一股暖流。国内的人们给予它的赞誉之声早已铺天盖地地让人喘不过气来,我在这里就不跟着附和了。当我们在为《阿凡达》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叹为观止、狂欢惊叫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想过,中国的孩子该向《阿凡达》学点什么呢? ②我给出的答案是:想象力!作为一部科幻型的电影,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考核标准就是想象力,而《阿凡达》则将人的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我突然想起了一个很沉重的数字,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曾经的一个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创造力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五,其中想象力的得分最低。由此看来,我国孩子的想象力着实让人担忧,是时候采取一些措施来提供孩子的想象力了! ③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人类的每一个进步、每一项创造的诞生,与其说是技术上的进步,不如说是想象力的胜利!离开了想象力,我们无法想象人类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无异于其他动物!很多伟人、成功人士用他们成功的事实告诉我们,成功靠的是创造性的想象力、勤奋努力、合作态度和对事业敢于献身的精神,其中想象力被放在了首位。爱因斯坦更是极力推崇想象力,他的一句名言家喻户晓:“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这句话中,爱因斯坦并没有藐视知识的意思,而是强调了想象力的重要性。 ④有这么一个测验:给出一个图形“O”问大家这是什么,绝大部分大学生、中学生和相当一部分小学生都说是阿拉伯数字“零”或英文字母“O”,然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的答案则是丰富多彩的:“表”、“围棋”、“面包”、“肚脐眼”、“眼泪”……让我们惊叹于孩子们想象力的同时也发出了疑问,为什么随着年纪的增长孩子们的想象力却在降低呢?到底是谁偷走了孩子的想象力?事实上,我们的想象力原本都是“圆”的,我们原本能跑得越来越快越来越远的“圆”的想象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被灌输了各种各样的条条杠杠、约定俗成的“知识”和各种“人为的束缚与疏忽”,思维被“格式化”,想象力变成了“方”形,这样我们想继续前进也就困难了,打破常规思维的能力慢慢减弱,久而久之,想象力就可能消失殆尽。 ⑤当看到孩子把太阳画成绿色时,不要立马给否定掉,问他为什么要这样画。当他给出类似“绿色的太阳让人感觉更凉爽”、“绿色的太阳能让人更健康”的充满想象力的理由时,要给予表扬和鼓励。我们平时多给孩子保留、创造一些想象的空间,这样才不会让他对原本兴致盎然的话题顿感乏味,善于引导孩子的想象力,放开手脚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他们才能飞得越高越远。 ⑥其实我们并不缺少像《阿凡达》这样富有想象力的“种子”,只是很缺乏可以让想象力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的环境和土壤。希望《阿凡达》非凡的想象力,能给中国的孩子们一些启发,而不是看了以后只觉得好看,当问到为什么好看的时候,却说不出为什么。 1.理解下列句中画线词的含义。 ①美国好莱坞电影《阿凡达》的热风卷到了中国。 ②思维被“格式化”。 2.作者认为中国的孩子该向阿凡达学点什么?为什么? 3.文中划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4.文章第3段引用爱因斯坦的话作用是什么? 5.作者认为中国孩子想象力逐渐消失的原因是什么?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年轻就要去远方漂泊》一文,完成下面各题。 ①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象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而漂泊不是旅游,肯定要会出代价的。多品尝一些人生的滋味,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的一种味道。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象力,收获只有在年轻时才能拥有的收获和以后年老时的回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叫做无愧的活,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②一辈子总是待在舒适的温室里,再是宝鼎香浮。锦衣玉食,也会弱不禁风,消化不良的;一辈子总是离不开家的一步之遥,再是严父慈母,美妻娇子,也会目光短浅,膝软面薄的,青春时节,更不应该将自己的心锚一样过早地沉入窄小而琐碎的泥沼里,沉船一样跌倒在温柔之乡,在网络的虚拟中,在甜蜜密的小巢中,酿造自己龙须面一样细腻而细长的日子,消耗着自己的生命,让自己未老先衰变成一只蜗牛,只能够在雨后的瞬间从沉重的躯壳里探出头来,望一眼灰蒙蒙的天空,便以为天空只是那样的大,那样的脏兮兮。 ③青春,就应该像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借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的墙。你也才能够品味出,日子不再只是白日里没完没了的堵车,夜晚时没完没了的电视剧和家里不断升级的鸡吵鹅叫,单位里波澜不惊的明争暗斗。 ④尽人皆知的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17岁就曾经随其父亲和叔叔远行到小亚细亚,21岁独自一人漂泊整个中国。美国著名的航海家库克船长,21岁在北海的航程中第一次实现了他野心勃勃的漂泊梦。奥地利的音乐家舒伯特,20岁那年离开家乡,开始了他在维也纳的贫寒的艺术漂泊。 ……当然,我还可以举出如今被称为‘北漂一族’——那些生活在北京农村简陋住所的人,也都是在年轻的时候,开始了他们的最初漂泊。年轻,就是漂泊的资本,是漂泊的通行证,是漂泊的护身符。而漂泊,则是年轻的梦的张扬,是年轻的心的开放,是年轻的处女作的书写。那么,哪怕那漂泊是如同舒伯特的《冬之旅》一样,茫茫一片,天地悠悠,前无来路,后无归途,铺就着未曾料到的艰辛与磨难,也是值得去尝试一下的。 ⑤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就给它安装一百只桨,扬起五个或六个或七个布帆来。我决不把它驾驶到愚蠢的市场上去……我将带我的朋友阿细和我作伴,我们要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里的七个大海和十三条河道。我将在绝早的晨光里张帆航行,中午,你正在池塘里洗澡的时候,我们将在一个陌生的国王的国土上了。”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就别到愚蠢的市场去,而先去漂泊远航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漂泊,才会拥有这样充满泰戈尔童话般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选自《今日文摘》,有改动) 1.本文能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 2.请你谈谈对标题中的“去远方漂泊”的理解。 3.选文②、③两段分别是从哪两方面进行论述的? 4.细读第④段,在横线上续写一个中国的“年轻时去远方漂泊”的例子。 5.下面这个句子令人过目难忘,你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 青春,就应该像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借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缓慢的力量》,完成下面各题。 ①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当红作家麦家,颇有这样的风采。其长篇小说《解密》、《暗算》,写了 10年,一推出便震撼文坛。麦家曾说:“虽然我花了十年才写成一部作品,但相对于那些10年推出5部作品,到最后一部都流传不下来的人而言,我比他们更接近成功。”可见,缓慢是有力量的。 ②缓慢而有力量,然此功难持。浮躁难耐,繁华撩人,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没几年,人们觉得惬然快意。对于慢,则不屑一顾,以为慢慢吞吞就是窝窝囊囊,慢了无人可识君。他们信奉流星一划也耀眼,尽管闪得快,逝得也快;喜好昙花一现也风流,尽管开得快,败得也快。所以,持缓慢功夫,不是另类,却须得有大境界、大志向、大耐性的人才做得到。 ③“人民艺术家”老舍的写作就是“慢慢写”。舒立撰文回忆,这个“慢慢写”包含两个步骤:一是落笔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打腹稿”,深思熟虑、构思妥当后才动笔;二是落笔时斟酌再三,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要仔细推敲。为了“图慢”,他特选择使用毛笔或蘸水笔写字,这样在写字时必须屡屡中断、频频蘸墨水才行。另外在字体上选择魏碑体,这种字的特点就是必须一笔一划地写,写得十分工整,很难写得快。由于这样“慢慢”地写,一天只写一两千字,但成功率几乎为百分之百,一遍就行,无需修改。他的手稿篇篇都是那样的整洁、干净,堪称艺术品。 ④由此看来,快和慢是对立的统一。慢之力,在于目标如一,锲而不舍,滴水穿石,铁杵磨针;在于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慢工出巧匠,慢工出细活”。清醒的慢,不是故意的耍懒蹭滑,不是天生的愚笨迟钝,而是审时度势,顺理成章。众皆狂热躁进,你能清醒头脑,慢下来,便能独树一帜;众皆追名逐利,你能守住心灵,慢下来,便有独到的风采。现代人不能像无头苍蝇,嗡嗡乱撞,应把不定的思绪、焦虑的心情、复杂的生活,梳理好了再出发。清醒的慢,往往是快的起点。 ⑤慢是执著、坚定和沉着。京剧《空城计》中,扫街的老军慢慢吞吞,抚琴的诸葛慢条斯理,慢的情调和气氛,弄得司马懿心中无底,直叫大军后退四十里。慢中乾坤大,慢中滋味长。人生需快也需慢,遇事“急急风”,“过把瘾就死”,人生岂不太潦草?该得慢时且得慢,从容、悠然、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慢有情调,慢有精彩。 ⑥人生有快乐,也有“慢”乐。养些慢功夫和情趣,是人生应有之义。慢是一种厚重,积学储宝,厚积薄发。慢是一种品格,人沉酣,味醇厚,是精雕细刻的打磨打造。“慢”不是鼓励懒惰,不是倡导消极,不是拖延时间,不是降低效率,而是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平衡,在平衡里体会生活的意义。这样,和谐而舒适,进步得优雅,生活得惬意,有什么不好呢? 1.本文围绕“ ”这一观点,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 2.文章第①③段分别引述了麦家和老舍的写作经历和体会,这两部分内容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3.根据第④段内容,理清作者的论证过程。 (1)由“快和慢是对立的统一”这一道理出发,阐明慢之力的关键所在以及“ ”的内涵;(2)通过对比论证,告诉人们做到清醒的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3)呼应段首,得出“ ”这一结论。 4.从第⑥段看,人们对“慢功夫”有哪些误解? 5.下列出自课文的事例不能体现“缓慢的力量”的一项是 |
[ ] |
A.莎莉文老师用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毅力,不急不躁地引导海伦·凯勒,使她终于弄懂了“水”的含义,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再塑生命》) B.中国科学家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前后经过400多天的连续传代培养、试验,最终培养出一条8厘米长的克隆鲫鱼。(《奇妙的克隆》) C.“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散步》) D.在巴黎学习期间,居里夫人和丈夫专心致志地,像在梦幻之中一般,长年累月地在简陋的书房里研究,后来就在那儿发现了镭。(《我的信念》)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