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己所欲,勿施于人”》,完成第1—3题。

阅读《“己所欲,勿施于人”》,完成第1—3题。

题型:北京市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己所欲,勿施于人”》,完成第1—3题。
答案
1.己所欲,勿施于人。(或:己所欲未必是人所欲,同样不可施于人)
2.要点:人们往往认为“以己所欲施于人”的动机是好的,作者在这里用“似乎”一词是对这一认识的
                否定。
3.要点:①首先指出“己所欲施于人”,被人们认为动机是好的;②接着以救世主的例子证明这样的行
                为造成的苦难更为严重,③进而提出“己所欲,勿施于人”的观点;④最后通过比较,进一步
                阐释了“己所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文明人的高级修养的看法。
举一反三
不要过分在意别人的小疵
       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不可能没有瑕疵,关健看你如何对待。
       ②卫国的宁戚怀才不遇,想帮齐担公治国,但没有门径。他帮商人赶着装载货物的车子到了齐国,正好遇到了桓公,宁戚心中悲伤,敲着牛角大声唱起歌来。桓公听到歌声,不由得心头一震:“真是与众不同啊,这个唱歌的人不是一般的人。”当即就把宁戚请到朝廷,踢给他衣服帽子,专门召见他。 
       ③宁戚见到桓公,便把自己如何治国的主张一股脑儿说给桓公听。桓公非常高兴,准备任用他。大臣们却不同意,劝谏道:“这个人是卫国人。卫国近在咫尺,不如去了解一下,如果他确实是个贤德的人,再任用他也不迟。”桓公说:“不用这样。去了解他,无非是担心他有小毛病,因为人家的小毛病而丢掉人家的大优点,岂不会失掉天下杰出的人才?”
       ④桓公真是一个开明的国君,开明就开明在他不过分在意别人的小疵,而只看中大德。如此待人用人,自然可以招来豪杰之士。
       ⑤林肯在南北战争初期,为了保证战争的胜利,力求选拔没有缺点的人任北军的统帅。然而,事与愿违,他所选拔的这些修养甚好、几乎没有缺点的统帅,在拥有较多的人力物力的条件下,反而一个个被南军的将领打败,有一次连华盛顿都几乎丢掉了。
       ⑥林肯深受震动,他分析了对方将领,从杰克逊开始几乎没有一个不具有明显的缺点,而同时又都具有个人特长的人。南军统帅李将军有善用其手下将领的长处,所以能打败自己任命的看起来没有什么缺点而又不具备什么特长的北军将领。于是,林肯毅然任命了酒鬼格兰特为北军司令。委任状发出后,舆论大哗。许多人哀叹,北军将完蛋了,因为“昏君”任命了“酒鬼”。有人直接找到林肯,说格兰特好酒贪杯,难当大任。林肯笑道:“如果我知道他喜欢什么酒,我将送他几桶。” 
       ⑦历史证明,林肯任用格兰特完全正确,这一任命,成了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
       ⑧是啊,一个人有小疵并无大碍,关键就看你是否有特长、有才干。人的小疵有时恰是人的特长,有时甚至会对其特长、才干起着积极的作用。就像张飞,惟其性格暴躁,才成为猛张飞,在战场上所向披靡。驰骋NBA 的超级中锋大鲨鱼奥尼尔和小巨人姚明,两人最大的差距恐怕就在于,一个在篮下横冲直撞,气势磅礴,具有强大的统治力;一个在篮下温文尔雅,像个谦谦君子。缺点可以成为优点,优点也能转化为缺点。
       ⑨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别人的小疵还是糊涂一点好。
1、本文作者的主要观点是?
                                                                                                                                                              
2、文中“如果我知道他喜欢什么酒,我将送他几桶”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3、为什么说“对别人的小疵还是糊涂点好”? 
                                                                                                                                                              
4、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道理?
                                                                                                                                                              
5、下面的句子是一位同学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悟,但他在表达时漏写了一些重要的词语,相信聪慧的你能帮他补充完整,并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一块美玉,不会被人舍弃。
                                                                                                                                                               
题型:湖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议论文。
       ①我们对于传说的话,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②我们不论对于(      )一本书,(     )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     )本书才是自己的书,(     )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要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1.第①段中加黑词“它”和“这”分别指代的是                   和                     
2.在第②段的括号内分别填入“那”或“哪”。
3.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这两个段所议论的内容。
     第①段:_______________             第②段: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北京市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议论文。
题型:北京市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议论文,完成1一5题。
题型:北京市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对此我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相关链接:高尔丁结
       按照古代寓言书的记载,谁能揭开奇异的高尔丁死结,谁就注定为亚洲王。所有试图解开这个复杂怪结的人都失败了。后来轮到亚历山大来试一试。他想尽办法要找到这个结的线头,结果还是一筹莫展。后来他说:“我要建立我自己的解结规则。”他拔出剑来,将结劈为两半。他成了亚洲王。
1、下面的观点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创造力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B、有知识就有创造力。
C、不用有知识,只要坚信自己有创造力就行了。
D、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这是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的条件之一。
2、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是 [     ]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3、“高尔丁结”究竟能不能用常规方法解开?为什么?从文中找出根据来。
                                                                                                                                                               
4、连接的寓言结尾原有一个问句,你能否给它补出来?
    这个结尾的问句应该是: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