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秋的气魄(15分)①提起秋,人们会马上联想起红叶。然而,我不能不说,红叶和秋的本质相去甚远。②从枫的红到银杏的黄,红叶有着各种各样的色彩。直接来自这些色彩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四)秋的气魄(15分) ①提起秋,人们会马上联想起红叶。然而,我不能不说,红叶和秋的本质相去甚远。 ②从枫的红到银杏的黄,红叶有着各种各样的色彩。直接来自这些色彩的感触和对深沉专注的秋的感触,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呢。城市里也许不是这样,只要踏进乡间一步,你会看到山裾树林的红叶、田野稔熟的金黄的农作物、红彤彤照射着的日脚……当你一一抽出来单独静观的时候,就会发现,毋宁说它们是属于残暑的,不是真正的秋的领域。 ③能给红叶以秋的气氛的,是红叶中缺少活力的部分。 ④没有活力的红叶,经一夜冷风,散落而去。只有这落叶才是真正的秋之物。从飘落到庭院的一枚桐叶,到林中飞舞的无数的树叶,或者多半经霜打枯的田野的草叶,都浓浓地涂抹着秋的气韵。踏着沙沙作响的落叶,走过林中小径时,人最深切地感受着秋。 ⑤不知从何处吹来的微风中,常绿树的病叶和落叶树的红叶,是那样毫无反抗地自然地从树梢飘到了地上。大自然窃窃私语:让地上的回到地上去。而落在地上的枯叶,却依然无法在原地安住,被风四处吹散开去。循着一个方向出了林子,收获后的广袤的田地,裸露着肌肤,一望无垠地扩展着。经霜打枯的草丛,结籽的杂草茎静静地迅速生长。人的心,被自身的寒气和寂寥所驱使,向着遥远的地平线彷徨而去。在地平线的彼岸,有着淡梦般的令人憧憬的世界。 ⑥秋是寂寞的,因为秋真实。秋将所有的外皮——不用的或必需的——自行剥光。万物赤裸裸地伫立着。说秋并不寂寞的人,一定是愚钝麻木之徒,因为他们对脱衣裸体而立时那种奇妙的无所凭依的苦寂丝毫没有感觉。 ⑦为这个落叶的、剥脱的世界平添一层特殊情味的是淡薄而敏锐的阳光。渐渐南倾的日脚和北方来的泠泠的微风,使阳光变得又弱又淡,但因有了极度澄净的天空和大气,这日光非常锐利地直照下来,宛如于真空中一般。这毫无遮挡的光线,是如何将光和影鲜明地投射到地面上的啊!看到这番情景,人们深深感到了秋。落叶上的树影,田亩上的草影,原野上的鸟影,还有,即使是狭小的城镇里,那长满苔藓的庭院里屋宇的暗影,以及那映在格子门窗上的树枝的清荫,所有这一切都和明丽的日光区分得清清楚楚,人们见了心中会涌起一丝难以名状的震颤。 ⑧这震颤正是秋本来所具有的感觉。静谧、澄净的是剥脱的世界里,清晰地显现出明暗的区别,直接迫击着人们的心扉。在那赤裸的心里,也鲜明地投射着光与影。人在不知不觉间,进入了凝视自己心灵的专念之中。纯的、不纯的,清澄的、污浊的,所有这一切,都毫不含糊地现出了原形。 ⑨这赤裸的凝视的眼,从它自身的性质来说,不是向着未来,而是回顾着本来的自己——肩负着过去的现在的姿影。自然、人、整个秋的世界,都在默默地专注地守护着自己赤裸的身姿。 ⑩能够忍受这专注的沉默,并能从中尝到真味的人,只有对他们来说,秋才不是寂寞的、清苦的。这里只有清净的冥想。向着遥远的地平线彷徨而去的灵魂,满怀着原来的憧憬又回归于胸中。这劲健而清新的激情,吹拂了一切杂念,强化了自己的存在感。 11只有基于这种意义,秋才是可赞美的。那令人想起修道院祈祷的爽净的黎明,那令人回忆着心灵的恋爱的月明之夜,都丝毫不为任何卑俗之情所玷污,原原本本为人的灵魂所收容。 小题1:作者在第①段中写道:“提起秋,人们会马上联想到红叶”,作者认为红叶是秋天的标志吗?为什么?(4分) 小题2:作者主要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3分) 小题3:题目是“秋的气魄”,作者认为秋天有什么样的气魄?(4分) 小题4:文章最后一段说“只有基于这种意义,秋才是可赞美的”,“这种意义”指的是哪种意义?(4分) |
答案
小题1:作者认为红叶不是秋天的标志,红叶和秋的本质相去甚远。因为作者认为能给红叶以秋的气氛的,是红叶中缺少活力的部分,只有落叶才是真正的秋之物。 小题2:无数的落叶、霜打的草丛、淡薄而敏锐的阳光、澄净的天和大气等。 小题3:秋是寂寞的,秋是真实的,秋是一个静谧澄净的剥脱的世界,秋迫击着人们的心扉,让人们进入了凝视自己心灵的专念之中,净化了人的心灵。 小题4:能够忍受专注的沉默,并能从中尝到真味,感到秋不是寂寞的、清苦的,只有清净的冥想。吹拂了一切杂念,强化了自己的存在感——一种反馈于母胎的存在感。 |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第一段作者明确否定红叶是秋天的标志,第三段作者说明了理由。 点评:本题容易,文中有明确的文字信息。理解文章中的一些问题,首先可直接在文章的文字中寻找答案,有明确的文字信息直接摘引作答,其次根据作者的叙述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说明。 小题2: 试题分析:从第五段中摘录作者描写秋天景物的词语即可。 点评:本题不难,从文段中直接摘录即可,梳理文字信息,概括要点,是阅读重要的训练方法,信息点有时集中于某一段中,有时散见于全文各处,阅读时要细节,把梳理文字的要求看清楚,根据要求把相关的信息点集中起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这就是概括要点。 小题3: 试题分析:作者在六七八几段中阐释了“秋的气魄”,抓住作者赞美秋天的词语概括。 点评:本题有难度,文中相关的文字信息隐含,不太好概括。解答此类问题,还要是从作者对某事物叙述描写的细节处入手,从作者描写事物的特点和语言表达上分析作者的态度、情感、思想。 小题4: 试题分析:“这种”,一般指代前者,这里在段落开头,指的是上一段,要将上一段内容加以概括。 点评:本题不难,文间中的表述很清楚明白。一篇文章,前后句子在内容上是有联系的,这种联系有的表现在文字表现,有的表现在语言内在的逻辑关系,阅读时要注意。 |
举一反三
(一)童趣 (17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 。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请在下面横线上将文章中所缺语句补充完整。(2分) , 。 小题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3分) ⑴项为之强( ) ⑵徐( )喷以烟 ⑶方( )出神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⑴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译句: ⑵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句: 小题4:出自本篇的成语有哪些?(至少写出两个)(2分) 小题5:课文写了许多有趣的事情,请依次概括三件在下面横线上。(3分) ⑴ ⑵ ⑶ 小题6:说说作者幼时为什么“时有物外之趣”? (3分) |
(一)(16分)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4分) ①殚其地之出 殚: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 ③猛浪若奔 奔: ④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志: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③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小题3:《岳阳楼记》写景虚实结合。实写的景象只有“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这是为什么?(2分) 小题4:《与朱元思书》中“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 小题5: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分) |
(二)(13分)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节选自《绿》) 小题1:作者对梅雨潭绿的总体感受是: 。(3分) 小题2:“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将句中加点的词语换成“吸引”好不好,为什么?(2分) 小题3:如何理解选文最后一句中加点的 “女儿绿”?(2分) 小题4:作者写什刹海的绿杨,杭州虎跑寺近旁的绿壁,西湖、秦淮河的波,有何用意?(2分) 小题5:文段中先称梅雨潭绿为“她”,后来又称为“你”,这种人称的转变,有何表达作用?(2分) 小题6:选文的语言有三美:绘画美、动态美和音乐美。请从动态美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
(二)(15分) (甲)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芳草鲜美( ) ②屋舍俨然( ) ③便扶向路( ) ④寻病终( ) 小题2: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4分)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 ”。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 ”。离开桃花源时,他“ ”,但再来寻找时还是“ ”。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小题4: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2分): (1) ; (2) ; (3)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 小题5:甲文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句与乙文中所写的哪些现象相似?用原文回答。(3分) |
(二)(14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有仙则名( ) (2)谈笑有鸿儒( ) (3)濯清涟而不妖( ) (4)不蔓不枝( ) 小题2: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B.渔人甚异之 | C.无丝竹之乱耳 | D.孔子云:何陋之有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小题4:文段理解。(7分) (1)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甲文用 “ ” 点明主旨,表现作者 的情操,乙文则用“ , ”表现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品质。(4分) (2)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2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