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爱莲说》,完成小题。( 14分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阅读《爱莲说》,完成小题。( 14分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爱莲说》,完成小题。( 14分 )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⑴、陶后有闻(  )               ⑵、亭亭净(  )
⑶、可远观而不可玩焉(  )       ⑷乎众矣(  )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⑵、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小题3: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4: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3分)
答案

小题1:少立亲近而不庄重应当
小题2:(1)、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粘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2)、对于菊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小题3: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小题4:言之成理即可。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鲜”与“植”,古今义是不同的,要注意区别,不可用含义来替代古义。
点评:本题不难,所学名篇,学生比较熟悉。对于文言字词,平时学习时就要加强记忆,答题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来自课文注释的,要按注释中的解释作答,二是有本义和引申义转义的,要回答贴近句意的意义。
小题2:
试题分析:每个字都有解释好,出:从……生长;染:玷污;濯:被……冲刷;“妖”:显得妖媚;“而”:却。
点评:本题不难,此句比较好翻译。翻译句子不仅要意思准确,还要语言能顺。有的文言句子直译下来显得生涩,那么就要对语序作一调整,在不影响句子表达意思的前提下,可增删个别字,对译句润色。
小题3:
试题分析:“写法的作用”,不外乎是为了强化所写物的形象特点,或对文章主旨起到“突出”作用。
点评:本题不难,老师在讲授时会重点分析。“正面衬托”,是指两物属于同类物,作者评价倾向一致,比如本文中作用对“菊”和“莲”都是持肯定的态度,所以前者是对后的正面衬托;而作者对“牡丹”是持否定态度,“牡丹”对“莲”就是“反而衬托”。
小题4:
试题分析:从题干中的提示语中分析莲的形象,抓住两点“不同流合污”“不孤傲自许”两点来发表观点。
点评:本题不难,文章主旨明确。阅读文章发表感慨,先要要理解文章的主旨,据此联系实际谈感想,观点要鲜明,又不能走极端,要用辩证的思维谈自己的认识,说清楚就行。
举一反三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小题。(11分)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小题1:下列划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樯楫摧家荡产B.谗畏讥乐以忘
C.去国怀乡触目伤怀D.或二者之为神情
小题2:解释下面划线词语的意思。  (2分)
(1)山岳潜形  潜:
(2)暮冥冥   薄:
(3)酒临风   把:
(4)予求古仁人之心   尝: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小题4:用原文语句填空。(3分)
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                     ,“退”指的是                        ;“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小题5: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苏轼的《齐王筑城》一文,完成题目。(14分)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日:“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选自《艾子杂说》,题目为编者所加)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bó搏):跌倒。③应侯:顺应时令。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苦支备                             ②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         
③今大雪                             ④臣                 
小题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望天而歌
A.中峨冠而多髯者(《核舟记》)B.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
C.为坛而盟(《陈涉世家》)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小题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百 姓 不 知 享 永 逸 者 当 在 何 人 也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译文: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译文:                                                                     
小题5: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桃花源记》
小题1: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只划一处)(1分)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小题2: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3分)
咸:(  )  足:(  ) 诣:(  )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的含义。(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小题4:为什么“见渔人,乃大惊”?(2分)
小题5:语段中村人是如何对待渔人的?(用原文回答)(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语段,完成题目(13分)
太丘与友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对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友人十分惭愧,下车引导陈元方。陈元方进入家门后不顾反。
B.友人感到惭愧,下车引导陈元方。陈元方进门后不再看他。
C.友人感到惭愧,下车去拉陈元方(表示好感)。陈元方进入家门后没有回头看他。
D.友人十分惭愧,下车去拉陈元方。陈元方不顾友人自己进入家门。
小题2:解释文中划线的词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期(日期) 去(离开) 委(委托) 信(信用)
B.期(约定日期) 去(离开) 委(舍弃)信(信用)
C.期(日期)去(到……去)委(舍弃) 信(相信)
D.友人期(约定日期)去(去往)委(委托)信(相信)
小题3:指出以下称呼所指代的对象    (3分)
(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尊君:           
(2)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君:        家君:                         
小题4:对这段短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2分)
A.陈元方反驳友人,可见他明白事理,聪明机智。
B.友人迟到在先,责骂陈太丘在后,可见友人既是个“无信”又“无礼”的人。
C.陈太丘不与友人打招呼就独自上路,陈太丘不讲信用。
D.陈元方的言行可看出,其父陈太丘应是个守信懂礼的人。
小题5:翻译句子(2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小题6:通过学习这则故事你受到哪些启发?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0分)
论语(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小题1:《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                  的一部书。(1分)
小题2: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2分)
(1)不亦乎             (2) 与朋友交而不乎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