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桑中生李》 一文,完成下面题目。(16 分)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

阅读《桑中生李》 一文,完成下面题目。(16 分)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桑中生李》 一文,完成下面题目。(16 分)
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 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①。”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②,因盲者得视,远近翕赫③,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
【注】①豚:小猪  ②众犬吠声:一只狗叫,其他的狗也跟着叫起来。形容众人盲目附和。喻众人随声传闻   ③翕赫:此指轰动、惊动。翕:聚集。赫:盛貌。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 分)
①欲去(   )                   ②见空桑中有土(   )
植种(   )                   ④间一余     (   )
小题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例句:以余浆灌溉
A.盖以诱敌B.是以谓之文也
C.何不试之以足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小题3: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南 顿 张 助 于 田 中 种 禾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 分)
⑴ 目痛小疾,亦行自愈。
⑵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幼时记趣》)
⑶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小题5:试说说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2 分)
答案

小题1:拿  回头看  于是   年
小题1:C
小题1:南 顿 张 助/于 田 中/ 种 禾
小题1:⑴眼痛是小病,也会自然好。(疾、亦、自、愈翻译出来即可)⑵⑶略
小题1:⑴不能道听途说,不加思考分析而形成迷信的错误。
⑵必须具有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不人云亦云。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三峡》,翻译句子(4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分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小题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分)
小题2: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2分)
(1)可爱者甚(   )            (2)陶后有闻(   )
(3)香远清(   )             (4)濯清莲而不(   )
小题2:.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怀,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陋室,表达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借“莲”表达的是?(2分)
小题3:.“晋陶渊明独爱菊”中的“陶渊明”你了解他多少?请你写出最能反映他性格的一句诗或者能够反映他性格的小故事(故事要相对完整)(2分)
小题4:.《爱莲说》中“爱菊、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2分)
爱菊:
爱牡丹:
小题5:.周敦颐说莲“出淤泥而不染”,请你从环境与人的关系的角度,提炼出这句话蕴含的观点。 (3分)
小题6:.作者钟情于莲花,并以莲自况来表白他的生活态度。请你以“莲,不求富贵乃花中君子”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2分)
上句:莲,不求富贵乃花中君子
下句:松,_____________是树中勇士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5分)
曾母投杼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小题1:.解释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1)投杼墙而走(   )
(2)其母(   )
小题2:.由这一则故事,我们可以想到的成语是:__________。(1分)
小题3:.由本则故事,你想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关?”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本文选自《________》,内容多是战国时游说之士_________的汇编,后由西汉_______编订诸国史料汇集成书。题目中“讽”的意思是___________。(2分)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形貌昳丽(   )             ②我也(   )
③王之甚矣(   )           ④面刺(   )
小题3:.由本文流传下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并写出这一成语的反义成语。(2分)
小题4:.妻、妾、客虽然同是赞美,但感情色彩却有不同,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他们的回答有什么差别。(3分)
小题5:.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暮寝而思之”后悟出道理,由此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3分)
小题6:.齐威王曾以“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来表露自己的雄心壮志,结合本文分析齐威王还有哪些可取之处。(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8分)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
小题1:、以上选文由   朝著名学者    写给其学生,用以勉励。(2分)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
书非借不能读也
小题3:、判断下列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文中天子、富贵人、其他人及作者本人的事例都证明了“书非借不能读也”。(   )
(2)作者写这篇文章有两个主要目的:劝勉黄生专心读书;督促黄生尽快还书。(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