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8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明。怀明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

记承天寺夜游(8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明。怀明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记承天寺夜游(8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明。怀明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词。(4分)
(1)无与为乐者(     )     (2)至承天寺寻张怀明(    )
(3)相与步于中庭(    )      (4)少闲人如吾两人者(    )
小题2:.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小题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一结尾意味无穷,请你谈谈它的言外之意。(2分)
答案

小题1:(4分)(1)考虑、想到 (2)于是、就 
(3)共同、一起(4)只是
小题1:(2分)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澄净,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
水中交错的藻、荇。
小题1:(2分)外部环境的好坏,往往是由人的心情决定的。(合理即可)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实虚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此处“念”是考虑;“相与”是一起、共同的意思小题1:翻译文句考点。要求学生调整古代句式,注意重点的关键词理解要正确,这里应注意“积水空明”“交横”“盖”的语气小题1:这是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理解和表达。学生亮出的观点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里能围绕“淡泊名利”之类含义即可。
举一反三
老马识途(8分)
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意思。(4分)
从桓公孤竹             以其愚心而圣人之智 
得道                   不亦乎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2分)
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小题3:、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山市》 (12分)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 ,故又名“鬼市”云。
小题1:、解释划线词语义。(4分)、
①、数年不一见 (        )   ②、层层数  (        )
③、城市依稀而已  (        )   ④、见山上人烟市(        )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2分)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小题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按音节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然数年恒/不一见。
B.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
C.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D.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小题4:、这个故事选自《             》,作者是       朝的文学家            。请你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山市的特点                          。(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0分)
南歧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 终莫知其为丑。
「注释」 ①瘿:(yīng)颈瘤病,即颈上生囊状瘤子。②群小:贬称见识浅陋的人。③焦:细瘦。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见外方人至(及至)B.焦而不吾(类似)
C.不求善药尔病(离去)D.莫知其为丑 (始终)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  )
A.其水甘不良学不思则罔
B.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兴正浓
C.吾乡之人皆尘气莽莽
D.反吾颈为焦耶亿万计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句子。(4分)
①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
②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
小题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下面语句中与“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中“于”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惧其不已也,告之B.战长勺
C.是故所欲有甚生者D.安陵君受地先王而守之
小题2:.比较下列各组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小题4:.把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20分)
《笑林》中有云: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营理产业,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或人从之求丐者,不得已而入内取钱十。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比至于外,才于半在,闭目以受乞者。寻复嘱云:“我倾家赡君,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老人俄死,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帑(tǎng)矣。
《一笑》记曰:有客至,主人具蔬食,客不悦。主人谢曰:“家贫市远,不能得肉耳。” 客曰:“请***我所乘之骡而食之。” 主人曰:“君何以归?” 客指阶前之鸡曰:“我借君之鸡乘之而归。”
世间悭吝之人古已有之,然《儒林外史》之严监生尤为著称,其二灯草之说贻笑大方。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6分)
(1)随步减  (        )   (2)至于外(         )
(3)复相而来 (        )   (4)老人死(         )
(5)主人蔬食 (        )     (6) 主人曰(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1)或人从之求丐者,不得已而入内取钱十。
(2)有客至,主人具蔬食,客不悦。
小题3:、《笑林》中是采用怎样的方法具体描写汉世老人的?(4分)
小题4:、两则笑话中主要人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你能用一个动物的名称来称呼吝啬鬼吗?(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