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题。(15分)【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题。(15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环滁皆山也 环: ▲ (2)林壑尤美 尤: ▲ (3)山行六七里 山: ▲ (4)饮少辄醉 辄: ▲ 小题2:翻译文中画线语句。(4分)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 (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 【乙】杨万里①为人刚而偏。韩侂胄②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③。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④之日也。侂胄专僭⑤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⑥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⑦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⑧,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 (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注释]①杨万里:南宋诗人,力主抗金。②韩侂(tuō)胄:南宋大臣。③掖(yè)垣:泛指高官。④柄国:掌管国家。⑤僭(jiàn):超越本分。⑥邸:此指官府。⑦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⑧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 小题3: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卧家十五年”一句省略了主语“杨万里”。 | B.文中画线句的朗读停顿可标注为“万里忧愤∕怏怏成疾”。 | C.“谋危社稷”中的“社稷”可解释为“国家”。 | D.“又书十四言别妻子”意为“又写下了十四句话告别妻子”。 | 小题4:乙文主要写了杨万里的哪些事情?这些事情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4分) ▲ |
答案
小题1:(1)环绕(2)特别(尤其)(3)在山上(沿着山路)(4)就 小题1:(1)远远望去,那草木繁茂幽深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2)给它命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小题1:D 小题1:事情:(1)杨万里不为韩侂胄南园作记;(2)杨万里因韩侂胄“专僭日益甚”忧愤成疾;(3)杨万里因韩侂胄“用兵事”恸哭失声而死。 品质: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忧国忧民。 |
解析
略 |
举一反三
阅读《口技》中的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各题。(II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小题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 )
A.不能名其一处也 | B.言和而色夷(《送东阳马生序》) 义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刚马生序》)变色离席
|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D.群响毕绝 |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以为妙绝 小题2:.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项?(2分) ( )A.食之不能尽其材 | B.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 C.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 D.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 小题3:.选文第一段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4:.结尾交代“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5:.阅读下面文言文,用现代汉语翻泽画线句子。(3分)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往来,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百丈山记》朱熹) 【注释】百丈山: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北与今武夷山市交界处,海拔690米。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8分)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辨,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小题1:.当掌柜取笑孔乙己因偷东西打折了腿时,他却低声说是“跌断”的,请揣摩 孔乙己当时的心理,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2:.上文从“我”的观察角度描写孔乙己,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小题3:.请结合上下文,分析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在语境中的表达作用。(3分) |
阅读《满井游记》一文(节选),完成题目。(共12分)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廿二日天稍和 ②泉而茗者 ③柳条将舒未舒 ④呷浪之鳞 小题2:.从文段中找出与下列句子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个句子。(2分) ①若脱笼之鹄 ②娟然如拭 小题3:.将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译文: 小题4:. 文中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形容的景物是 , 其特点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小题5:. 选文最后一段作者说自己“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间”。“潇”意为“潇洒无牵挂”,你觉得文章中有哪些地方能体现作者的“潇然”呢?试作分析。(3分) |
文言文阅读(13-15小题,每小题2分;16-19小题,共10分;本大题共16分) 【甲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C.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 | D.予观夫巴陵胜状高处不胜寒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 B.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吏呼一何怒 | C.或王命急宣而或长烟一空 | D.满目萧然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 小题3:.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把山与水结合在一起些,不仅突出了山的险峻,还写出了四季的江水特点;乙文展现的洞庭湖则水波浩荡,气象万千,气势雄阔。 | B.甲文引用渔歌,既突出了三峡的特点,又渲染了秋天峡谷萧瑟的气氛;乙文以“古仁人”的思想为依据,推出“先忧后乐”的名句。 | C.甲文写三峡四季景色,详写夏秋,略写春冬;乙文写洞庭湖一阴一晴之景,通过对比,突出不同天气对人的心情的影响。 | D.甲文行文简洁,很少流露出作者的主观感情;乙文只写了迁客***人的“览物之情”,完全没有涉及作者范仲淹的情感立场。 | 小题4:.把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文: (2分) ⑵迁客***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文: (2分) |
阅读文言文,回答10-14题。(共11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曹刿论战》) 【乙】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牺牲: (2)衡: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2分) (1)何以战? 译文: (2)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文: 小题3:.齐鲁长勺之战,鲁国如果没有曹刿这样的贤士就不会取胜,这个事例恰恰证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 , , ”。(用原句回答)(3分) 小题4:.找出【甲】段中集中体现曹刿政治思想的句子,【乙】段中体现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分别抄写在下面。(2分) 小题5:.从【甲】段或【乙】段中,选出你感触最深的一个句子,谈谈你的理解。(2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