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1—5题。 ①多年前有一个鞋匠,在小城一条街的拐角处修鞋,寒来暑往,不知有多少个年头了。 ②一个冬天的傍晚,他正要收摊回家,一转身,
题型:云南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①多年前有一个鞋匠,在小城一条街的拐角处修鞋,寒来暑往,不知有多少个年头了。 ②一个冬天的傍晚,他正要收摊回家,一转身,看到一个小孩在不远处站着。看上去,孩子冻得不轻,身子微蜷着,耳朵通红通红的,眼睛直愣愣地盯着他,眼神呆滞而又茫然。 ③他把孩子领回家的那个晚上,老婆就和他怄了气。对于这样一个流浪的孩子,有谁愿意管呢?更何况,一家大小好几张嘴,吃饭已经是问题,再添一口人就更显困窘。他倒也不争执,低着头只有一句话:没人管的孩子我看着可怜。然后便听凭老婆唠唠叨叨地骂。 ④尽管这样,这孩子还是留了下来。鞋匠则一边在街上钉鞋,一边打听谁家走丢了孩子。 ⑤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并没有人来认领这个孩子,孩子却长大了许多,懂事、听话而且聪明。鞋匠老婆渐渐喜欢上了这个孩子,家里再拮据,也舍得拿出钱来为孩子买穿的和玩的。街坊邻居都劝他们把孩子留下来,鞋匠老婆也动了心思。有一天吃饭时,她对鞋匠说:要不,咱们把他留下来当亲儿子养。鞋匠闷了半晌没说话,末了,把碗往桌上一丢:贴心贴肉,他父母快想疯了,你胡说什么。 ⑥鞋匠一刻也没有放松对孩子父母的找寻。他求人写下好多寻人启事,然后不辞辛苦地贴到大街小巷。风刮雨淋之后,他又重新再来一遍。甚至有熟人去外地,他也要让人家带上几份,帮他张贴。他把该想的办法都想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找到孩子的父母。 ⑦终于有一天,孩子的父母寻到了这个地方,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就急匆匆地带着孩子走了,鞋匠没有计较什么。一起摆摊的人都揶揄他,说他傻。他只是呵呵一笑,什么也不说。 ⑧生活好像真的跟鞋匠开了个玩笑,这之后便再没有了孩子的任何音信。后来,他搬离了那座小城,一家人掰着指头计算着孩子的岁数,希望长大了的孩子能够回来看看他们,但是,没有。再后来又数次搬家,直到他死,他也没有等到什么。 ⑨若干年后,一个有德有才的小伙子因为帮助寻找失散的人成了名,他在互联网上还注册了一个专门寻人的免费网站。令人惊奇的是,网站竟然是以鞋匠的名字命名的。进入网站,人们看到,在显要位置上,是网站创始人的“寻人启事”。他要寻找的,就是很多年以前,曾经给过流落在街头的他无限关爱和帮助的那个鞋匠。 ⑩网站主页上,滚动着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当你得到过别人爱的温暖,而生活让你懂得了把这温暖亮成火把,从而去照亮另外的人的时候,不要忘了,这就是生活对爱的最高奖赏。 |
(选自《精美散文》作者马德 有删改) |
1.阅读全文,请你给文章拟个标题。 2.结合语境,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 ⑴困窘: ⑵贴心贴肉: 3.文章第②段的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4.说说你对网站主页上那句耐人寻味的话的理解。 5.既然这个小伙子是“有才有德”的,为什么要在鞋匠去世若干年后,才注册专门寻人的免费网站寻找鞋匠呢? |
答案
1.生活对爱的最高奖赏、鞋匠的故事、鞋匠与流浪儿。(其它合理亦可) 2.⑴困难窘迫,这里指收留了流浪的孩子,连吃喝等基本的生活开销都非常困难了。 ⑵心贴着心,肉贴着肉,形容血肉相连,这里指流浪的孩子也是他父母的心头肉。(意对即可,但必须结合语境) 3.外貌描写。形象地描绘了流浪的孩子当时的外貌和神态,表现了孩子的可怜与窘迫,也为下文的发展作了铺垫。 4.当你得到别人的关爱和帮助,生活让你懂得要常怀感恩之心,并将爱心传递给他人的时候,这就是生活对爱的最好诠释。(意对即可) 5.当他刚被父母领回家时,还年幼,没有能力寻找曾经关爱和帮助过自己的鞋匠;长大后,有能力寻找了,但由于鞋匠搬离了那座小城,后来又搬了几次家,无法找到,最后他只能借助互联网寻找鞋匠。(言之有理即可) |
举一反三
晚秋红柿 刘晓斌 |
①秋天是四季中最丰美富庶的季节。 ②晚秋的手满怀深情地执着五彩画笔,在绿色的大地上涂抹上一层层温暖而辉煌的墨彩。余晖绚烂,层林尽染。乡野柿子,也换上了红彤彤的妆,缀满枝头,在淡霭中忽闪忽闪的,灿烂的暖色,一直投射到人的心底,这个时候,听见稚嫩的歌谣随着秋风从心底传来…… ③“一盏小灯笼,两盏小灯笼。树叶片片落,灯笼盏盏红……”几个身穿花衣、蹦蹦跳跳的小伙伴扯起清脆的歌喉在柿树下玩耍嬉闹,手心里捧着一两个圆溜溜火红红的家伙……我想起了外婆家小院里的那棵柿树,那些如花般美丽的记忆如流水般轻轻流过心头。儿时从记事起,每年柿子红时,我都会随母亲去外婆家。住在深山里的外婆家,小院里、山坡上、河沟边,生长着一棵棵大柿树。远远的,只见坠在绿色树叶间一盏盏红红的灯笼像一个个光芒四射的红宝石随风摇摆,映红了整个山岭,秋天的山野被渲染得分外妖娆。举目四看,这里火红,那里金黄,整个山野沉浸在无边的怡人秋色中,仿佛进入了一个秋天的童话世界,也给我纯真的心灵添染了几多甜美、几多斑斓! ④“色胜金衣美,甘逾玉液清”。柿子是我从小最喜爱的水果,那晶莹剔透、馋人欲滴的果儿一口咬下去,顿时一股甜香味在味蕾上绽开;那深藏腹中的软核,光润酥软,嚼起来美滋滋、滑嫩嫩,每吃一个,你总会忍不住连连赞叹“好甜、好吃”,堪称人间美食!喜欢柿子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民间有俗语:“白露打核桃,霜降摘柿子。”每到霜降后,天地万物都披上了一层白白的寒霜,而这时惹人喜爱的火红柿子大量上市,但见摊主们将其一只只排列整齐,置于水果摊上,顿时给肃***的寒秋增添了暖意,照亮了心房,萧瑟的街头也一下子鲜活神韵起来。在初冬即将来临的时刻,柿子是秋季留给人世间最后的美丽身姿。 ⑤后来上学了,不能再去外婆家,而每年,外婆总是将最大最好的柿子留着,像宝贝似的藏在稻谷堆中,等我寒假去时,取出来拿在手上,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飞快地撕开细薄的皮,一股柔柔的汁液流进嘴里,流进腑脏,心里好一阵甜蜜……当然,与柿子同样甜蜜的还有外婆专为我做的红柿拌炒面,不加任何佐料,是最普通的做法:先把面炒熟,装到碗里,用红柿拌着吃。一边吃着一边听着外婆讲着故事,那滋味别提多美呀,让人至今记忆犹新。 ⑥时光流转,又是一年深秋时。在秋风的吹拂下,柿子又红了,可我的外婆早已作古了,虽然如此,但在深秋赏红柿,我心底依然流淌着的是融融暖意浓浓秋意深深情意。依稀恍惚间,我又看到我的外婆从远处的柿子林正提着一串串红红的柿子,蹒跚地向我走来…… 1.阅读第④段回答,我喜欢柿子的两个原因是什么? 2.文章第⑤段回忆了外婆的哪两件事情?有什么作用? 3.本文在语言艺术上有什么特色,请举例加以说明。 4.结尾句“依稀恍惚间,我又看到我的外婆从远处的柿子林正提着一串串红红的柿子,蹒跚地向我走来……”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踩着满径的黄叶,裹着一路的菊香,秋姗姗而来,叩响了季节的门。 它从一片绿里带黄的落叶中潜入,驱散夏季的酷热。它是那高远澄静的天空,它是那纤尘不染的池水,它是那缠绵悱测的雨丝,它是那皎洁无比的满月…… 九月的初秋,仍有着夏的余韵。蛙声虫鸣逐渐稀落了,只有寒蝉依然在柳树上鼓噪着它的乐章:水面残荷点点,成熟了的莲蓬开始从夏日的梦中醒来。玖瑰和月季仍然吐着芬芳,在渐冷的秋风中延续着青春的美丽。桂花开了,在疏朗的月夜中散发着阵阵幽香。 南飞的雁儿掠过蔚蓝的天空,在人们心中划出秋的痕迹。风渐渐大了起来,卷起干枯的黄叶,蝴蝶般地飞旋着;仿佛纷纷坠落的音符,装点着清冷的秋晨。阳光照在蜷缩起来的枯草上,倦倦的,添了几分秋的寒意。霜花在静谧的夜晚走进了庭院。早晨起来,屋顶上,草地上,到处白花花的一片,窗户上蒙着一层白气,为调皮的孩子们提供了一块一展画技的地方。时不时地落些秋雨,细细的,绵绵的,那缥缈的游丝蒙着游子的心。一阵秋雨一阵凉”,一天天地,秋向深处走去,奏响了冬的序曲。 菊花却在这寒风中笑着,闹着,舞动着绚丽的花瓣,有的若绿波微微,有的像玉指纤纤,清淡疏朗,仪态万方……它们各展其貌,热热闹闹地打扮着秋天。枫树也擎起了火炬,层林尽染,漫山红遍,那火热的色彩点燃了生命,也点燃了秋天。松柏翠绿依旧,沉稳地微笑着,注视着这并不缺少色彩的秋。 似乎离秋最远的是春了。然而春天也派来了使者,参加秋的盛会。瞧,春天播种下的希望如今都已成为收获。那沉甸甸的金穗,那饱满硕大的果实,无一不在向人们炫耀着这个流光溢彩的季节。在秋风里,丰收是金色的,喜悦也是金色的。 秋天,对于充满热情的人来说,是个美丽可爱的时节。它兼容四季,又有着自己的个性,它深沉中透露着成熟,冷峻中洋溢着热情。 随着落叶飘逝的每一个秋天,都为热爱它的人们留下了一份金色的礼物。 我祝福秋天…… 1.本文通过对_________的描绘,抒发了_________的情怀。 2.为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前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选取了很多景、物表现秋的特色,你认为作者笔下最具秋的特色的景、物有那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请你以读书笔记的形式,摘录两处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并作简要点评。(友情提醒:点评,可谈语句的表达效果,可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的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到,“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1、分别找出选文中起鼓励作用和指导作用的语句。(至少一句) 鼓励性语句: 指导性语句: 2、“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具体指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超过20字) 3、文中加横线词写到我的哭泣,这两次哭泣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1)第一次: (2)第二次: 4、从最后两段文字中找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状态变化的语句,并指出发生变化的原因。 → → 我的信心大增 → 原因: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联系时代背景,为什么说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以生命为代价的? 2、选文第四段引用闻一多信中的话,从中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有什么样的品格? 3、选文中划线的句子是对闻一多先生的形象描写,有什么作用? 4、谈谈你对“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句话的理解。 |
阅读《渡工与老师》,完成下面习题。 |
渡工与老师 |
①老师说自己像渡工,渡工说我也像老师但比不上老师。 ②老师出了道作文题目,叫《渡工》,有一名学生写道:不管暴雨、烈日、严寒、酷暑,您总是撑着篙、打着桨,把一批又一批的旅客,尽快的送往彼岸。年深日久,白雪压住了您的双鬓,银需霜爬满了您的须眉,寒风吹皱了您的额头,浪花打弯了您的腰背,可您还是,渡来渡去,没有片刻停留。远行的人通过你的渡船,早已去万里之遥,而您还在原地周旋。 ③有人问您,想不想弃舟登岸,远行千里? ④您说,想。但渡口需要我,我就不能擅离职守。为了让更多的人远行,我也乐于在此献身。 ⑤啊,透过您那厚实的胸,我看到了一颗赤诚的心。 ⑥老师改这篇作文的时候,只批了一个朱红色的“阅”字。第二天,他又出道作文题,名字叫《你眼中的老师》。 ⑦还是那位同学,最先交了作业,老师接过一看,题目不错——《你眼中的老师》,可是内容却远远没有上篇丰富,通篇只有一句话:“这篇作文昨天已经做过。” ⑧老师这回连“阅”字也没有签,只是到附近的供销站买回了一箱蜡烛。那时,这地方还没通电。 ⑨十多年过去了,一位年轻的工程师到这地方勘察,这河上要架一座六车道的大桥,上下几层都能通车的那种桥,城里人管那叫立***叉桥。 ⑩工程师去请老师参加奠基典礼,老师一看工程师就是当年写一句话作文的学生,就对他说你还应该请老师的老师。工程师点点头,就去了。于是,奠基仪式上,就有两位白发老人参加了剪彩,一位手指细点,中指第一关节处有块厚厚的老茧,那是笔杆磨下的痕迹。还有一位手指极粗,状如老树根,老茧很多,但大都集中在掌心,那是竹篙刻下的印记。 当晚有酒会,灯光耀眼,但工程师执意拉了电闸,点起了蜡烛,说今天举行烛光晚会。 1、选文主要记叙了哪两件事?主人公是谁? 2、文段⑦中“这篇作文昨天已经做过”含义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3、文段⑧中写道:“老师这回连‘阅’字也没有签,只是到附近的供销站去买回了一箱蜡烛。”这里蕴含了老师哪些心理活动? 4、文段⑩中“老师的老师”指谁?老师为什么这样称呼他? 5、文章最后一段写“当晚有酒会,灯光耀眼”,但工程师却执意不用电灯,偏要点上蜡烛,其用意是: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