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一个2岁女童从10楼坠落,浙江女子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左臂接住孩子,手臂骨折,受伤较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材料2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1: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一个2岁女童从10楼坠落,浙江女子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左臂接住孩子,手臂骨折,受伤较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 材料2:2011年8月12日下午,河南69岁农村老太太柴小女勇救不慎落水的孩子,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众多网友称她为“最美奶奶”。 材料3:2011年8月17日,苏州女医生丁欣跪在滚烫的柏油路面上,对因车祸受伤倒地嘴中还在冒血的伤员进行人工呼吸。网友亲切地称她为“最美白衣天使”。 材料4:2011年10月23日晚,山东烟台女孩刁娜车流中勇救伤者,自己右腿严重骨折。被网友誉为“最美女孩”。 …… 逝去的岁月中, 总有一些人让我们感动落泪,总有一些事让我们难以忘怀,总有一些瞬间让我们刻骨铭心。感动,缘于他们身上闪耀着真善美的人性之光;感动,将唤醒你我心灵中潜在的道德感;感动,会激发你我对真善美的追求…… 以“瞬间的感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
答案
按中考评分标准给分 |
解析
本篇作文是一篇命题作文。“瞬间的感动“这个题目,我们一要抓住”瞬间“这个词,但更重要的是抓住”感动“二字。那么怎样在作文中凸显”感动“二字呢? “感动”在生活的土壤中生长。感动以生活为基础,一种自然景观,一件细微的小事,一个小小的微笑,都能引起人的某种感动。“感动”能引导人放开眼光,从亲身经验、人生世态中搜寻动情点,融入真我,敞开心扉,抒写性灵。 “感动”的眼泪在鉴赏中流淌。 艺术鉴赏是欣赏者与创作者进行的心灵对话。“满纸荒唐言”能触发“一把辛酸泪”。听名乐,读名著,“感动”的泪光会不断地闪现,孔子观雅乐,“三月不知肉味”;林黛玉听《西厢》,“不觉心痛神痴”。话题“感动”能把人的视线引向浩浩艺海,让人从中撷取“感动”的浪花,引出汩汩文思。 感动的触角伸向心灵的深处。感动是种心理活动,是外界事物在心中激起的感情涟漪。只有善于把外物和内在的情感连接起来,才能产生真切的感动,才能找到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感动是心灵深处的震颤,是一种非大众化的体验,所以一个人的感受愈独特,他的文章也就愈有个性。越是个性化的东西,越能打动人。 |
举一反三
写作(50分) 话题作文:与你在文(诗)中相遇 提示:① “你”可以是作者,可以是文(诗)中的形象,如孔乙己、夏洛克、那树等,可以是文(诗)中的意象,如月、雨、柳等,也可以是文章表达的一种情感、精神、意志等。 ②不少于600字。 |
约是誓言,约是承诺,约是一种心灵的期盼。时空广阔,心灵悠远,让我们相约人生,相约自然:约同伴、约亲朋、约山水、约四季……相约在甜美的春风里,相约在温暖的情意中,相约那永远的青春年华,让我们用心相约。 请以“我和_______有个约”为题作文。 |
作文(40分) 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有欢乐,有忧伤;有振作,也有迷惘;有师长的叮咛和教诲,有同学的宽容和赞赏……一件件往事记忆犹新,一幕幕场景历历在目,这些犹如人生长河中泛起的朵朵浪花,都是美丽的,请结合自己的人生成长经历,以“一朵美丽的浪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1)以“一朵美丽的浪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还记得课文《散步》中一家人在田野散步的幸福时光吗?那个可爱的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于是,“我们”都笑了。平平淡淡的生活中的一次小小的散步,却荡漾着满满的幸福。 其实,幸福就是如此简单,它蕴藏在你生活的点滴之中。也许是睁开眼睛,用力嗅嗅满室阳光和早晨的味道;也许是来到学校,聆听到亲切温暖的呼唤声的感动;也许是回到家里,感觉到餐桌上腾腾热气萦绕在你眼前的温馨……生活中,小小的幸福之花时时地在你身边静静悄悄地绽放。那个小家伙,尚有一双发现幸福的慧眼,那么,亲爱的你呢?让我们一起来寻觅你的幸福,聆听生活中每一滴幸福的水声,收藏生活中每一缕幸福的阳光,那么,我们的内心一定会变得生机盎然。 请以“我的幸福点滴”为题,书写自己的幸福生活。立意自定,文体不限,字数为600字至800字。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作文。(60分) 一个孩子,因为有了期盼,就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一只丑小鸭,因为有了期盼,就蜕变成一只白天鹅,绽放出生命的美丽;一场春雨,因为有了期盼,就化作春的使者,满怀深情地祝福儿童…… 请以“因为有了期盼”为题目,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